用户名  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3060|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人读过或者还有人记得么?——《香草山》:爱情的“柏拉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6-6-2009 21:1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香草山在哪里?香草山与伊甸园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爱在哪里?爱与泉水和泥土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
                                 ——引自余杰的《香草山》


    “读余杰的《香草山》,你可以感受到一种灵魂净化的过程。”女孩将借阅的《香草山》小心翼翼地归还到我的面前时,这样地对我说道,忧郁却伴随着平静。
    在我的印象中,她以前太多的是那种桀骜不驯的气质,对于爱情的憧憬却又神经质地任性,对于人生那种虚无而又世俗的矛盾,而现在却是那种怡然心境的闲适,这本书籍能够影响人的精神状态甚至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怀,不得不让人倍感神秘。那是在分手很久后的某个黄昏,我从书摊买到了余杰的《香草山》,对她说:看看吧,有空的时候。后来,她真的在宿舍的那个橘黄的台灯下认真地看了起来。她说,那个夜晚,内心深处洋溢着一种来自于漂流或者流浪中的颠簸、然后归结于平静的感觉。或许,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后悔的因子,因为    曾经的那种精神上的依恋已经寄托在舟中,在“若亚方舟”的承载中静静地朝着夜色的深处行驶。
    其实,我对《香草山》的那种独特的感觉很久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封面简单得没有丝毫的娇柔造做,白净的纸页上面留下一对恋人远去的模糊身影,浅绿色的“香草山”水草丰美,散发着乡土独特的宁静,正如余杰先生在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段纯美的爱情,让人感到碧水蓝天的那种浸人心脾的安逸——这是余杰先生目前出版的唯一一本自传体爱情小说。
    故事中的廷生是一位年轻气盛的青年作家(我怀疑就是余杰自己的身影),宁萱是一位出身扬州水乡、气质秀丽的外企高级白领,“廷生:你好!很冒昧给你写来这样一封信……”故事就是从女主人公宁萱给廷生的信笺开始的。宁萱身在红尘翻滚的商界,却没有商人的俗气与白领的那种独特的小资情调,她偶然在一个破书店借到廷生的著作《火》,被廷生深刻的文化忧郁和矫健锋利的文笔所折服,从内心深处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便挥毫给素不相识的廷生写了一封冒昧的信笺,而此时的廷生也因为文化的创伤和不公正的待遇而倍感孤独。由此,“北京——扬州”的特快专递和薄薄的日记展开了长达30万字的爱情故事,从北大昏暗的筒子楼到扬州的水泥钢筋结构的都市森林,两颗真诚的心灵并没有因为时空的距离而疏远,反而在不自觉中对各自的家族历史进行反思,就传统文化以及对爱情真谛本原的探索中达成了爱的默契。这其中有喜悦的欢呼、有悲苦的叹息,有同病相怜的抚慰,也有对世俗的鞭挞。
    故事并没有停留在似水柔情的简单描叙上,而是深化到了对于生命感悟的内核,我不得不为余杰极具穿透力的构思描写和情感体验所折服。我不得不这样猜想:假如,现实中真正有这样纯美的感情,不因为名利、肉体或某中病态的浪漫体验而产生,那么将是如何的伟大啊 !有吗?没有!若真的要说有,最多也只会存在于欧洲中世纪的“柏拉图”时代,现代人将永远走在寻找这种“柏拉图”的路上,徒作装饰心情的海市蜃楼。但是这种假设最后被现实无情地击碎了——我在网络新闻中搜索到,前不久,余杰在成都的寓所宣称——他目前的妻子就是文章中间的“宁萱”,而且其中构成文章主要情节的信笺和日记几乎都是他们当初的“传情”笔墨,我的假设全部被当场“击毙”。余杰这本书信体小说, 30万字则是你来我往的书信和日记,故事没有故意刻画的痕迹,日记中的自言自语,信笺中的如倾如诉,但所讲述的道理和那些悲惨的故事却都非常深刻。我想,作为一个真正有感觉的动物,他就不会陌生《香草山》的书信体所具有的一种时而轻松但又言之有物、有理有据的表述,而作为一部半非虚构的写实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一对青年男女,在渴望爱、寻找知音、捍卫自由灵魂的过程中,诉说各自对寻找自由而付出的沉重的代价,以及永不放弃的对理想的追求,这正是强烈震人心弦的地方。
    香草山在哪里,爱就在哪里,而这种爱,是超越了物欲的爱,纯粹的精神体验。余杰在《香草山》里向我们讲述的不仅是一个纯美的爱情故事,也不仅是一段纯粹的精神体验,而是每一个渴望爱情与获得自由灵魂者所要经历的,正在经历的朝圣之旅。余杰在书中说,要爱,就是选择自己的“香草山”,保持自己灵魂深处的“牛奶般的纯净,阳光般的明媚,细草般的清丽。”说起香草山,最让人回味并且能够藏在记忆深处的就是《圣经》上一句著名的诗意的语言:我的良人哪,求你快来,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旧约.雅歌)”香草山像伊甸园一样,充满着纯真、幸福、罪孽和苦难的地方。它既是一个不可抵达的彼岸世界,也隐喻着我们所生存的现实世界。“香草山”上有香草,有羊群,还有牧羊人。如果一个人在遇到挫折和困惑时,他便可以来到香草山寻求慰藉,而这片神奇的土地将会给予他一次又一次奋起与追求爱情、自由灵魂以及幸福生活的力量。这种《圣经》式的反复吟咏,让读者(当然更多的是指我,因为我思想中的那种“病毒”太多太深刻了,不然也就不会因为余杰先生的这本《香草山》生出对于自己爱情体验的反思)浸淫在这种氤氲的氛围中间,不可自拔。《香草山》带给我是太多的神秘思考。
    与物欲享受相对而言,精神的体验是伟大的。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在其著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扉页这样写道:“献给各国的受苦、奋斗、而必战胜的自由灵魂。”在小说中,罗曼.罗兰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余杰并没有去刻意谋划自己的恋爱生涯,而是在诠释“我们”为什么爱,为什么“我们”爱的背后不仅仅是甜蜜,而且还有无尽的叹息和受苦、奋斗、不可战胜的渴望实现人生价值的自由灵魂。通过余杰在书中所坚持的追求自由灵魂的立场、爱的毫无保留,不难发现,余杰留给读者的将是这样一个深刻而且需要直面的问题:你愿不愿意把它作为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内心深处的灵魂?在《香草山》中,余杰完成了一个巨大的蜕变: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让自己发光。这种刻骨的转变在放在“寻找爱情”的旅途,首先是一种温情的释放,一种自我感动的温情回味,进而内化为对于爱人那种无私爱情付出的感恩,所以他就放弃了对于黑暗的诅咒,“独善其身”,释放出自己本应该付出的“爱的光芒”。所以我说《香草山》是一部爱情“柏拉图”的精神史诗,而不仅仅停留在一本爱情小说,是琼瑶、席娟那些所谓的情爱小说家们无可比拟的。
    余杰的《香草山》在他经营下实现了美好的结局,所以他可以拿出来给读者分享自己的痛苦和忧伤。可是归根结底,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对于这种纯美爱情的追求只能是一种奢侈的幻想,一种“柏拉图”式的精神朝拜。
    掩卷而叹,作为文学与情感的“病夫”,我没有在文章方面获得丰硕的果实,却沾染上了那种文人特有的神经质和郁闷,也曾经幻想经历过那种纯美的旅途,多年来于沼泽中的挣扎,最后身心俱疲空乏其身行拂乱己所为,两手空空,头重脚轻根底浅,呜呼哀哉!
    所以,在最后的黎明,我只能默默地托举着我的绝望,用余杰在小说中《圣经》般的吟咏来结束我的文章:
    香草山在哪里?香草山与伊甸园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爱在哪里?爱与泉水和泥土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6 收起 理由
extreme + 28 谢谢分享!
xingyue + 18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2#
发表于 6-6-2009 22:20:01 | 只看该作者
哇哇哇哇,,,,,
回复  

举报

3#
发表于 6-6-2009 23:14:02 | 只看该作者
保持自己灵魂深处的“牛奶般的纯净,阳光般的明媚,细草般的清丽。”
回复  

举报

4#
发表于 6-6-2009 23:29:27 | 只看该作者
问个问题:这年头有谁还相信“柏拉图”的?
有信的请举手
回复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7-6-2009 00:0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136mydream 的帖子

我相信啊!不扒瞎。这也是为什么我转这个帖子。
回复  

举报

6#
发表于 7-6-2009 11:11:50 | 只看该作者
偶貌似都看过
但是貌似印象都不深刻
偶最大的缺点是读过的书不知道用
回复  

举报

7#
发表于 7-6-2009 15:01:33 | 只看该作者
“柏拉图”的爱情在大陆快灭绝了,用心找,可能还能找到为数不多的几个,贵如国宝。
回复  

举报

8#
发表于 7-6-2009 15:5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xingyue 的帖子

这意思是说在大陆之外的地方会容易一点找着?
回复  

举报

9#
发表于 7-6-2009 15:5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136mydream 的帖子

大陆wo shi bi jiao qing chu de, 大陆yi wai mei you chang shi guo.
回复  

举报

10#
发表于 7-6-2009 16:00:28 | 只看该作者
GOOGLE了,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的意义:

        1.   理想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2.   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3.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4.   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
回复  

举报

11#
发表于 7-6-2009 16:07:43 | 只看该作者
不挣钱就别花钱!----有TZ6日发贴, 现在330楼了, 真火, 所以, 对于小老百姓而言, 柏拉图式的爱情很美,       只是比较难
回复  

举报

12#
发表于 7-6-2009 16:13:53 | 只看该作者
与物欲享受相对而言,精神的体验是伟大的。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在其著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扉页这样写道:“献给各国的受苦、奋斗、而必战胜的自由灵魂。”



------------------尼采:“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尼采:“他沉沦,他跌倒。”你们一再嘲笑,须知,他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他乐极生悲,可他的强光紧接你们的黑暗。”
回复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7-6-2009 18:05: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ingyue 于 7-6-2009 16:00 发表
GOOGLE了,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的意义:

        1.   理想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2.   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3.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4.   在这世上有, 且 ...

对这个定义我并不完全认同,是否称得上柏拉图,要看双方是否能够达到精神上的契合,至于肉体之爱,不用非得没有,我觉得有了更好。《香草山》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是纯粹和高尚的催人泪下的,但是他们也有男欢女爱。
回复  

举报

14#
发表于 7-6-2009 18:15:32 | 只看该作者
一般说柏拉图应该是非肉体的吧?
或者至少是没有机会肉体

不过第4条我不认同,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即使在爱情中。

柏拉图我还能相信有,完美我可不相信
回复  

举报

15#
发表于 7-6-2009 19:06: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136mydream 于 6-6-2009 23:29 发表
问个问题:这年头有谁还相信“柏拉图”的?
有信的请举手


我举手!!

有!虽然很少。
回复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7-6-2009 19:21: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ichael.Sun 于 6-6-2009 21:18 发表
香草山在哪里?香草山与伊甸园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爱在哪里?爱与泉水和泥土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
                                 ——引自余杰的《香草山》

    “读余杰的《香草山》,你 ...

到现在还每一个举手说看过这本书的
俺向大伙强烈推荐啊,附件是电子书,放心,绝非病毒。
要是看了喜欢的别忘了给加点威望啊!

[ 本帖最后由 Michael.Sun 于 7-6-2009 19:23 编辑 ]

香草山.exe

399.3 KB, 下载次数: 9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5 收起 理由
aprilpoon + 25 谢谢分享!
136mydream + 3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17#
发表于 8-6-2009 15:23:59 | 只看该作者
柏拉图式的爱情我以前上学的时候信,参加工作以后就再也不信了
回复  

举报

18#
发表于 8-6-2009 16:2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jessie_he8021 的帖子

其实我一直就不信
尤其上学的时候还对此很不屑
不过,凡事都有个概率,虽然概率非常的低,但也不能说完全没可能

[ 本帖最后由 136mydream 于 8-6-2009 16:33 编辑 ]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11-4-2025 21:32 , Processed in 0.027183 second(s), 4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