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252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视] 没有下半生的《梅兰芳》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9-12-2008 22:5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曾颖:没有下半生的《梅兰芳》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标签: 《梅兰芳》 古代 民国 现代  
● 曾颖   

    今天休息,起个大早去看陈凯歌的新片《梅兰芳》,虽然在路上看到一位先看过此片的娱乐版同事发在报上的影评,说该片过于四平八稳没有激情,但想想自己的喜好与娱记常有不同,于是还是冲到电影院,花了三十二元五角钱(上午半价),看了电影。 ( http://www.tecn.cn )
     
    平心而论,看得出陈凯歌在许多方面都是下了力气的,感觉电影也有许多可取之处的,至少是值得为之付三十几元钱和半天时间,其中许多画面和情节,都有大片的味道。如果此前没有看过《霸王别姬》的话,我觉得至少应该给他打80分。唉,我又落俗套拿这两部戏比较了起来——因为有了前者做比较,那梅剧无论如何就只值70分了,最大的扣分点就在于黎明,无论在哪方面,都无法与张国荣比。尽管前者似乎也很努力,但因为挂着传记片的名义,很多容易出戏的情节,最终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发生变异,留给演员发挥的空间不是太多。包括梅兰芳与孟小冬本已成婚的事实,也被“友情篡改”成了精神恋爱,这使得影片的真实性,大打了许多折扣。媒体对此早有微词,我也就不再多说。 ( http://www.tecn.cn )
     
    我对电影的另一大不满,来自于仓促得近乎草率地将电影结束在1945年抗战结束,梅兰芳重登舞台。不知道是导演有像《赤壁》那样“一鸡二吃”的想法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在没有给观众以必要的交代的情况下,这样匆匆的结尾至少是一个遗憾,这样只拍上半生的所谓传记片,多少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大家都知道,梅兰芳在1945年之后,还有许多故事,其精彩程度也不亚于前半生的故事,为什么就嗄然而止了呢?这样,干脆起名叫《梅兰芳在民国的二三事》,我觉得更恰当一些。 ( http://www.tecn.cn )
     
    为什么不拍后面的故事呢?究竟是梅郎后半生的故事归于平淡,不再有打擂台婚外情蓄须抗日之类的精彩故事,还是编导们不忍心把年老色衰的梅郎呈现给观众?抑或是为了通过审查关口而没有胆量把革文化命时京剧所遭受的磨难和灭顶之灾展现出来?这也许就是梅剧在观众心目中不如《霸王别姬》的一个重要原因,后者是一个全方位展示戏剧和艺人命运,且有着尖锐的爱恨冲突的悲剧,而前者却像支支捂捂欲诉却又顾左右而言他的一杯温吞水。 ( http://www.tecn.cn )
     
    为什么我们的影视工作者,一拍古代就来劲,一拍民国就有精神,而一拍到现代,就木讷恐惧和压抑呢?仿佛我们现今的生活就像是禽流感,能躲开尽量躲开,躲不开不惜阉割原作或传主的身世,也要避开。就像几年前红得发紫的电视剧《亮剑》一样,原著中主公李云龙、赵刚等英雄人物,战争年代没死在日本人和内战对手手上,却在和平年代死于自己人的手上的悲剧,被改编成电视剧后,却成了主人公封将军之后就结束,将一个悲剧,整成了一个打了鸡血针似满脸红光的主旋律作品。 ( http://www.tecn.cn )
     
    也许他们是想把我们的当代史,留给后代人来拍历史剧吧?当然,我们砍了儿孙们的树烧了他们的煤污染了他们的水抢了他们的饭,给他们留点影视题材,也不过份。但对于现在的观众来说,没有下半生的《梅兰芳》,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请注意,这悲剧不是梅兰芳的,也不是陈凯歌的,而是我们大家的。 ( http://www.tecn.cn )
     
    2008-12-09《四川新闻网》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60 收起 理由
freshfish + 30 谢谢分享!
136mydream + 3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9-12-2008 23:06:32 | 只看该作者
由陳凱歌電影《梅蘭芳 》說梅蘭芳
章詒和

     戲子生涯 君子人格

    梅蘭芳(1894-1961)本名瀾,又名鶴鳴,小名裙子,群子,號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梅蘭芳,江蘇泰州人。祖父巧玲,父竹芬皆名伶,世居北京。光緒24年(1897)喪父,從伯父梅雨田。1902年8歲,居姐夫朱小芬(藹雲)家中,開始與朱幼芬、表兄王蕙芳一起在雲和堂學正工青衣,師從吳菱仙。1904年10歲在廣和樓初次登臺,17歲(1910)與名武生王毓樓之妹王明華結婚。
   
    梅蘭芳大紅在民國十年(1921年)左右。1922年自組班社(承華社)由是進入了巔時期。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投票選名旦,梅蘭芳成為「四大名旦」之首。
   
    關於梅蘭芳的身世、習藝以及堂子的話題
   
    關於梅蘭芳的出身,有很多說法。如果你不懂中國戲曲歷史和晚清社會狀況,那有可能對此產生誤解。

    晚清時期,中上層階層消費者如商人,文人,官僚等的娛樂項目主要是戲園子和堂子。堂子,從嘉慶、道光、同治,光緒持續了近一個世紀。堂子,打初叫「下處」,即伶人集體宿舍。嘉慶八年《日下看花記》等筆記中,就有了伶人以「堂名」作為住處標識的記載。所以,堂子,私坊,下處,各種說法都是指伶人的住處。伶人自己都叫堂號。

    逛堂子叫打茶圍,從事打茶圍行業的伶人叫相公。相公從事的是「以歌侑酒」「以曲伺人」的服務。所以他們又叫歌郎。「打茶圍」是歌舞表演的配套服務,伶人演完戲,也在這服務,額外掙一份錢。臺上看戲,臺下看人,男人們就樂此不疲了。由於歌郎是陪酒,陪聊,陪笑,也就善歌,善酒,善談。他們特別能體味男人的心理,迎合男人愛好,多有女性化傾向。歌郎必須習藝,有色,有藝,還有一副好性情,包括談吐,走路,笑容,眼神等等。既學會應付顧客不同的需求,還要不忘保護自己,這一套本事真可謂嚴酷。由於堂子業必須要有好歌郎,所以,很多是由名伶兼營。越到後來,堂子業主就越重視歌郎舞臺演藝的提高。這樣,「堂子」作為科班的職能,就開始上升。梅巧玲就是堂子業主,開了「景龢堂」。所以北京的堂子除了是娛樂業之外,它還是培養名伶的重要渠道,這個職能和科班相同。從道、咸、同、光四代215個名伶,堂子出身的有139個,佔百分之六、七十。所以當時出身堂子的名伶,非但不以這種出身為恥,相反,能出身在名堂卻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明星學校。對於自己的弟子,有的在自己的堂子培養,有的送到別的堂子。如梅蘭芳的伯父是把梅蘭芳送到梅的姐夫朱小芬的「雲和堂」。
    梅蘭芳從小在「雲和堂」著名坊學藝。人稱「梅郎」,侑酒為業,也是被看好的歌郎,他的成名與自幼在堂子學藝和更為全面的調、訓練直接相關。梅蘭芳福人,運氣上佳。本事學好,恰逢「堂子」衰落,這使他避免了走上「紅歌郎」的道路而進入演藝界。而那時又正是打造京劇藝術的重要階段。梅蘭芳走紅後,由梅社印行的《梅蘭芳》經過用心的篩選,把梅蘭芳與「堂子」「歌郎」生涯全部刪去。他們(包括趙叔雍,馮耿光)是想把他捧成藝術界的「偉人」。如果我們對藝術史和晚清民國史稍有知識,便決然不會把「堂子」等同於「妓院」之類。

    真實的述絲毫不會玷污梅蘭芳的藝術聲望和成就。半個世紀以來,大陸所有關於梅蘭芳的身世的文章,都回避的「堂子」,包括《梅蘭芳的舞臺生活四十年》,梅家人主編的《一代宗師梅蘭芳》以及《中國戲曲志,北京卷》。因為這時的梅蘭芳成為一面旗幟。
   
    關於梅黨
   
    梅蘭芳身邊有個智囊團,個個聰明,他們能進出梅蘭芳的書房「綴玉軒」。這些人被稱之為「梅黨」。「梅黨」成天給梅蘭芳的劇目出主意,對他演出說長道短。請問:能給梅蘭芳出主意、挑毛病的人,是甚麼人?自然是在那個時代有充分文化養和審美經驗的人,是大銀行家、大實業家、大名士。「梅黨」的主將有馮六爺(耿光)、李釋戡、吳震修、齊如山、趙叔雍(《申報》主筆,後做陳公博的秘書長)、許姬傳(祖父進士,本人在直隸銀行和財政廳任科長等職)以及葉恭綽等。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的大頭頭,幾乎都是「梅黨」。他們給梅蘭芳出謀劃策,編戲改戲,是文人與藝人的親密合作。梅蘭芳是個大大的「福人」,身邊彙聚了那麼多的高士、大家。這些人把自己的學養、智慧、以及對京劇獨到的眼光都無條件地傳送給梅蘭芳,成就他為藝術大師。《霸王別姬》是梅的經典劇目,久演不衰。這個戲就傾注了吳震修的大量心血。他是留日的,學的是經濟,長期在中國銀行任要職,做過中行南京總行總經理。原來這個戲叫《楚漢爭》由齊如山執筆,初稿出來。吳震修聽說梅蘭芳和楊小樓合作唱這個戲,便把稿子拿過來看看。這一看,就看出了問題。張口就說:「戲太長,要兩天才能演完,不好。」齊如山聽了,不大高興。說:「我為了這個戲,費了不少日子,已經完工,你不早說,現在要大拆大改,我沒那麼大本事!」說罷,把本子扔給吳震修。從來沒寫過戲的吳說:「給我兩天功夫,後天交卷。」所有人都為吳震修擔心。但梅蘭芳拍板了!決定請吳震修試試。結果,全劇從20場減為12場,隨演出,越磨越精。12場再減為8場。成為梅派代表劇目。我們問「梅黨」是幹啥的?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策劃、包裝、籌資,討論劇本。現在沒有這樣的人了,現在演員們也沒有梅蘭芳這樣的雅量。
   
    梅黨的頭號人物是馮耿光,人稱馮六爺。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的軍事卻精通經濟,歸國後擔任中國銀行的董事長。他不僅是終身梅黨,而且是梅的經濟支柱。一切梅蘭芳無法應付的難題,大多由他出面擺平。特別是經濟問題。梅蘭芳14歲與之交往。兩人熟得不能再熟。馮六爺在家叫他「子」,意思是梅蘭芳除了戲,甚麼都不懂,到不能再,有人在場,則稱「畹華」。毫不過分地講,梅蘭芳一輩子每逢大事,都有他的參與。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梅蘭芳的婚姻。他的第一個妻子叫王明華。那是包辦婚姻。第二次與福芝芳結合是馮耿光竭力促成。福芝芳從前在天橋唱戲,母親是旗人,擅武功,鬧義和拳的時候,她能手持大刀,上房頂。丈夫病亡後,她一心培養女兒,果然,在天橋唱出些名氣,被稱為「天橋梅蘭芳」。馮六爺看了,覺得很不錯,這個不錯包括認為她能「生」,便忙撮合。梅蘭芳聽說天橋有個梅蘭芳。好奇,也就跟去了,看了覺得果真不錯。這樣,馮就進一步提親。1921年冬,他們結為夫妻。福芝芳是正式的另一房夫人。雖是撮合,但婚後,夫妻感情很不錯,果然也能生,生了好幾個,男孩女孩都有。要知道,梨園行講究的是一代一代的藝術傳承,骨血是重要紐帶。福芝芳厲害,但也大氣。我在書中有介紹,比如,對馬連良夫人陳慧璉文革中,接到家中一住就是六年。讓出自己梅家墓地安葬馬連良夫婦。對楊寶忠也是如此,一周三天在自己家就餐。
   
    關於梅孟愛情悲劇

    梅蘭芳三次婚姻,都是明媒正娶。梅蘭芳從來不是菊壇徐志摩,決無甚麼浪漫情懷。要知道,名伶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能守身如玉,男女之事自己要把握得住。這個行業,男女接觸機會很多,臺上表演各種情感,臺下也容易生出感情來。由慕而愛,由愛而迷,由迷而膽大妄為,最後身敗名裂,有人為此送命。事例太多太多。一墮深淵,便不可自拔。梅蘭芳是懂得的,他一生都是慎之又慎,始終堅守自持。典型的事例是與孟小冬的關係。1925年梅蘭芳31歲,那時孟小冬17歲。他們在馮耿光的家中相識,排練《四郎探母.坐宮》。兩人的表演配合得嚴絲合縫,在座的一群梅黨,聽下來真有「不知今夕是何年」之感。1926年,王克敏(留日生,中法實業銀行總裁,北洋政府財政總長)五十壽,唱堂會。由梅蘭芳與孟小冬演《游龍戲鳳》,梅蘭芳演一個天真爛漫的村姑,孟小冬扮風流倜儻的正德皇帝。台上演活了,台下看了。齊如山、馮耿光等人覺得他倆真是「天生一對,地設一雙」,何妨湊成絕配姻緣,也是人間佳話。當然他們是願意的。梅喜歡孟的年輕、美貌,才氣。這事對孟正是求之不得。媒人齊如山,李釋戡。新居就在馮家,梅蘭芳也是先帶孟小冬探望了住在醫院的王明華,王見了,取下戒指給孟帶上,表示認可。當年娶福芝芳也是事先徵得王明華同意的。這娶孟的事,卻瞞了福芝芳。大家都知道福的脾氣。孟小冬也算正室(即所謂兩頭大),不是偏房。因為梅蘭芳兼祧兩房,可以有兩個妻子。而絕育的王氏久病在床,算不得真正意義的夫人。

    1927年正月24日婚禮在東四九條35號馮公館辦的。嫁梅蘭芳的女人當然就不能唱戲。福芝芳是城南游藝園的青衣頭牌,嫁了就歇了。孟也必須如此,婚後,雖然梅蘭芳給她買余叔岩的唱片,手搖留聲機,那能跟唱戲一樣嗎?雖然,也在補文化課,為她添置書桌,筆墨紙硯,大小字帖,還請了一位老師,但樂趣終歸有限。應該說結合的當年,就有了裂痕,9月,發生了大學生李志剛血案。李志剛是孟小冬的粉絲,想殺掉梅蘭芳。他到馮家去要找梅蘭芳,沒見到梅蘭芳,槍殺了梅蘭芳的一個朋友。梅蘭芳天生膽小,嚇壞了。梅蘭芳捨不得與孟分手,但壓力,聲譽,家庭,藝術,做人等種種嚴肅因素是必須考慮不得不作出抉擇。他採取了對孟小冬逐漸淡化的態度。有時半個月、一個月去看看孟小冬。梅蘭芳深知他的家必須在無量大人胡同,那有老人,有孩子,再說福芝芳也是好妻子。對此,孟小冬做出了報復,私自離開「金屋」,風風火火到天津演了十來天的戲。這讓梅蘭芳領了孟小冬的厲害。
   
   
    分手時間是1931年7月。分手也是梅黨多次商議抉擇的結果。馮耿光決定留福捨孟理由是孟心高氣傲,是人服侍;福芝芳隨和大方,是服侍人。一錘定音。這時他們再不提從前說的「珠聯璧合,梨園佳話」。

    分手後,是各自藝術的豐收。1932年梅家舉家南遷。梅蘭芳開始了新的藝術階段,演出了《抗金兵》,排演《生死恨》等劇目。孟小冬則重登舞臺(1933),那時余叔岩因病已很少演戲,她先拜了鮑吉祥,專攻余派,這一唱,了不得,大受余派戲迷歡迎。1938年在泰豐樓余叔岩正式收孟為徒。其實,1934年就給余磕過頭,余就給她說過戲。也只有和梅蘭芳分手,余叔岩才能如此,要不然蘭弟之妻怎麼成為師徒?孟小冬這才登上了「梨園冬皇」的寶座。

    對這段婚姻,梅蘭芳是怎麼說的?1934年正月,梅蘭芳去漢口演出,名票南鐵生接待,下榻揚子江飯店,見梅老闆滿面倦怠,以為是遠路風塵之故。梅蘭芳告訴他:「這次來漢口兩期演出的包銀是三萬大洋。原也算不得甚麼,想把它送給孟小冬,做最後的了斷。只有處理完了這些事,今後對大家都好,我也好靜下心來研習。和她(指孟)生活在一起,總是顧慮重重,就算這回是白唱。」

    孟小冬進門就封箱輟戲,苦悶也隨之而來。她並無生養,脾氣也日漸乖張。梅蘭芳說:「有一次外出吃飯,孟小冬先說要去東來順,中途嫌不好,又改說去豐澤園,依舊不樂意。來回折騰好幾回,最後還是回家就餐。」梅,福,孟三人生活上如此磕磕碰碰,誰的精神都抑鬱。是孟小冬提出的分手,但更是梅蘭芳生出了斷之心。梅孟彼此都現實得很,其內心如何?我們誰也不知。1956年,梅蘭芳率團到日本演出,在香港過境曾探望過寡居的孟小冬,是由馬少波陪他去的。這是人之常情。
   
    梅蘭芳骨子是民國人物。因為梅蘭芳基本上生活在民國,他的成家立業在民國,他藝術巔在民國,他的行為方式和人格定型都完成在民國。不瞭解民國社會很難準確把握梅蘭芳。

   梅先生的藝術和為人都極其高雅。他的藝術,從不驚天動地,從不山呼海嘯,上下合度,剛柔相濟,恰到好處。學起來不難,於平淡處見精深。平淡處卻是集之大成。他的高雅也在日常生活,一副好脾氣。誰也沒見過梅老闆發脾氣,永遠是謙恭禮讓,溫文爾雅。而在「溫良恭儉讓」背後的煩惱與痛苦,有誰知道?

    梅蘭芳不是英雄,不是偉人,他是藝人。把他抬得再高,他還是個藝人。一輩子吃戲飯,即使後來他有了工資,工資是毛澤東的數倍,但分文未取,他卻堅持用唱戲掙來的銀子養活一家人。1961年,梅蘭芳不幸去世,京城萬人空巷為他送行。這不是因為他是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中國京劇院院長,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送他、看他就是因為他是藝人。但梅蘭芳又不是一般的藝人,他的藝術超群,人品超群。用句不太雅的話來概括,即「戲子生涯,君子人格。」就說他的民族氣節與潔身自好,現在的高官未必能做到。所有光燦燦的金錢和響噹噹的頭銜,都未能動搖他做人的根本,一生都在堅守藝人的本色。

    梅蘭芳是公眾人物,是全社會的文化財富,是中華民族之瑰寶,子女沒有權利壟斷解釋權,現在要寫梅蘭芳似乎只要子女通過了,就行了。何其荒唐!

    幾年來陳凱歌的電影一路下滑,打梅蘭芳這張王牌,談不到弘揚傳統文化,更多的是在拯救自己。

    2008,12,3
    章詒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freshfish + 3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9-12-2008 23:21:04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这和梅的后人一直在盯着这部戏有关,所以导演不敢轻举妄动。

怀念哥哥啊!!绝美的霸王别姬,已经成为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9-12-2008 23:25:43 | 只看该作者
叶匡政:陈凯歌坏了《梅兰芳》的处子之身

     北京骤冷的那天,看了电影《梅兰芳》,看完之后,有点恨铁不成钢。想到梅兰芳先生、陈凯歌都是我尊重的艺术家,只好随意嗔怪几句,算是观者的回应。

       如果这部电影不叫《梅兰芳》,还算近几年不错的一部电影。一旦叫了《梅兰芳》,就让人有点犯嘀咕了。我看过很多传记电影,但像这样完全篡改传主真实经历的电影,还真不多。导演们喜欢拿人物存疑的经历来做文章,但对史实认可的部分,一般很少动手脚。梅孟成婚,这是一个史实,对这个史实,你可以完全不提或淡化处理。比如电影全篇没提梅兰芳的发妻王明华,这或许还能理解。但你让孟小冬出了场,就必须尊重基本史实,至少人物关系不能大变。不能把有过的夫妻关系,变成一场暗恋。再说梅兰芳肩祧两房,他当时这么做也是件合情合法的事。

    导演如果按照当下的价值观或某些人的意思,改变了两者关系,等于对梅兰芳和孟小冬两人的生命历程都失去了尊重。中国有句古话,叫“信以传信,疑以传疑”,这是几千年来人们对传记一个基本态度,传记电影它依然是一种视觉传记。正因为它流传面广,反而更得尊重基本的史实,因为逝者无法站出来与你辩白,所以导演在还原人物时,得有个基本公正的态度。这是一个传记导演的底线,一旦越过这个底线,再好的故事也会被视作无稽之谈。

    如今一部电影就像一本书,可能会流传几百年。尤其是传记电影,因为它能让人短时间了解历史,会成为未来人们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你一旦不尊重史实,就会成为历史的笑话。一个艺术家不能让当下价值观、或当下人际关系成了他的“纸枷锁”,想来陈凯歌是揣磨过这个问题的,为何自己做的时候,就不能带一点历史的良心呢?这么做只会让孟小冬的在天之灵感到寒心。从孟小冬专门发表的那个启事,能看出孟小冬是很在意那段经历的。生命的珍贵之处,就在于你一旦经历了就无法更改,艺术家所要体现的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不尊重基本史实,可以说是传记电影的大忌。

    把一个戏迷的刺杀事件,栽在齐如山头上,也属画蛇添足。虽然这段史实略为模糊,但模糊的只是刺客与孟小冬是否熟悉。你把幕后操纵者演绎为齐如山,既无法反衬梅兰芳的形象,还平白地拉了一个人下水。就算你给齐如山改了名,他至少还是一个“梅党”吧?这么做就不担心“梅党”或梅党的后人寒心?让后人觉得,梅兰芳当年是在怎样一群人的包围之下,而事实绝非如此。

    第三部分关于梅兰芳与日本兵的片断,不仅编造得生硬,更让人感到好笑。梅兰芳在抗战前,与日本人关系是不错的,不仅去日本做过演出,还为关东大地震募捐过。当年日本兵是不敢如此骚扰梅兰芳先生的,这正是梅兰芳的大师魅力所在。我真的看不出,如此演绎对梅兰芳的形象塑造有何好处?是为了展现他男性的一面,还是革命的一面,我闹不大清楚。

    至于第一部分“斗戏”,虽然精彩,却不合梨园行的规矩。梨园讲的就是对师傅的尊重,偶尔碰上对一次台也就算了,如真的能连续对台三次,最后还让师傅凄凉地死了,再好的角在行内也没了口碑。“尊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年越是下九流的行业,对师道看得越重。如此设置与梅兰芳的人格形象完全不符。梅兰芳之所以在梨园行有影响力,与他的谦逊、宽容、善待同行是有极大关联的。这么做,戏是精彩了,但与梅兰芳本人倒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这在梨园行中属明显犯忌之事。

    梨园行,名角身边的琴师非常重要,很多时候都跟在身边。整部戏下来,一个琴师都没出现过,都不知道这戏是怎么唱的。至于梅葆玖年轻时唱功还行,但在这个年龄让他来唱梅兰芳年轻时的唱腔,确实不敢恭维。梨园说嗓子是本钱,再好的唱功,也绕不开一副衰老的嗓子,看电影时真有点难受,还不如找个梅派的坤角来唱,或许对观众们更有感染力。

    只能说陈凯歌拍了一部人情电影,人情是卖了,别人还不一定说他好,但他确实伤了历史上梅兰芳身边的那几个配角。梅兰芳对于影视剧来说,一直还是个处子之身,被如此随便地编排了一把,确实让人唏嘘。不过,这肯定是这个时代的经典电影,因为只有在这个缺失了历史观、生命观、艺术观,对传统文化丧失了基本认知的今天,才可能诞生这样一部电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9-12-2008 23:26:15 | 只看该作者
真实只讲60年前,不过不一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9-12-2008 23:28:3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结婚 就不可以说呢

[ 本帖最后由 mite 于 10-12-2008 00:3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9-12-2008 23:3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0-12-2008 23:48:33 | 只看该作者
网易娱乐独家评论 《梅兰芳》自开拍起就像一个复杂而矛盾的综合体,面对这样一个风华绝代的人物,陈凯歌明确表示不希望塑造一个伟大的完人梅兰芳,而又由于种种原因,在最后的成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精心打造的关于梅兰芳的神话。作为《无极》之后的“翻身之作”,从决定筹拍《梅兰芳》的那一刻起,陈凯歌就把自己置身于悬崖峭壁之上,他明白,就像狄更斯在《双城记》里开篇所讲到的话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下,他在片中要有自己对艺术的坚持,也有来自票房和现实压力的妥协,而这样的矛盾,造就了一部半是完美、半是遗憾的《梅兰芳》。

【精彩之处】

精彩之一: “死别”部分堪称完美

影片第一部分讲述少年梅兰芳和当时“伶界大王”十三燕的故事,从小梅兰芳一露面,到十三燕败给梅兰芳郁郁而终。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高潮不断,精彩台词层出不穷,出场人物的设置和性格魅力都堪称一流。陈凯歌的美学功底在这一环节中更是表现得酣畅淋漓,无论是对老北京城的还原,还是与人物情绪相融通的环境气氛的烘托,都十分剔透,几乎达到甚至超过了《霸王别姬》的高度。 [详细]

精彩之二: 配角演出最为传神

如果说“死别”这一章节绝对是整部影片的精华所在,这精彩的开篇儿撑起了整部影片,那么撑起这开篇儿第一章的,绝对是十三燕的扮演者王学圻。而如果说王学圻的表演堪称登峰造极,孙红雷对邱如白的刻画也应该称得上是光芒万丈,其表演充满爆发力,在一些细腻情绪上的拿捏更是令人惊叹。 [详细]

精彩之三: 金雕玉琢的台词与细节

当初陈凯歌对《梅兰芳》剧本提出两点要求:“每个字都要有内涵,每句话都要有隐喻。”在影片中虽不能称得上处处都有体现,但依然有不少佳句值得回味。细节方面,生于北京的陈凯歌,对于老北京文化的迷恋是有目共睹的。小到一个鼻烟壶,大到上世纪40年代纽约剧院,影片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详细]

【缺憾之处 】

缺憾之一:越往后越无力

在经历精彩的“死别”部分过后,影片水准开始呈现下滑趋势。内容并不丰富,感情并不错综等问题开始显现,而梅兰芳在艺术、人格与气节等诸多方面,也未达化境来表达。陈凯歌对于《梅兰芳》的控制越往后越无力,电影的长度也几乎令很多观众发狂。 [详细]

缺憾之二:黎明稍欠神采

《梅兰芳》黎明的确为这部戏作了很多值得肯定的努力,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显得有模有样。然而独缺了一丝神采,而这一丝神采恰恰就是致命的缺憾。这一丝神采的缺乏导致他的表演缺乏感染力,力道不足,佳句虽多,但就是出不了佳章 。 [详细]

缺憾之三:陈凯歌也戴上了“纸枷锁”

“梅孟之恋”,赴美演出,“蓄须明志” ,本身都是极富戏剧性的事件,编剧只要从史实中照搬过来一部分就足够用了,陈凯歌在处理这些故事的时候显得心有余力不足,很可能是来自某些不便说明的压力。陈凯歌带着镣铐跳舞的结果就是,从“梅孟之恋”开始到最后,逐渐把梅兰芳打造成了一曲英雄赞歌。 [详细]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专稿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15-12-2008 00:17:00 | 只看该作者
还是霸王别姬最好看,无可挑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5-12-2008 15:42:34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张国荣演的霸王别姬更好,黎明还差一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7-1-2009 16:10:31 | 只看该作者
陈凯歌带着“纸枷锁”呢,怎么敢往下拍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7-1-2009 19:00:43 | 只看该作者
偶最喜欢的就是 霸王别姬的哥哥,想想就很着迷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7-1-2009 22:01:26 | 只看该作者
看不懂京剧,还是觉得霸王别姬好看,矛盾和戏剧冲突更大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9-4-2024 22:33 , Processed in 0.054386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