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oogle上查到了公司的位置,过去的路线,但还是开着车过去走了一圈,掐了一下时间,10分钟左右。希望到时候不要因为交通问题影响了面试情绪,更不要迟到。
回来的路上把车停在一个附近的购物中心,看了看周边的环境。背后就是山了,风景很好;但距离主干道很近,交通很方便;附近的房子看上去也很好,还在东边富人区里面。如果能在这个地方干住的话,就太好了。实际上不管外围环境怎么样,都极度渴望能通过这个面试,现在已经没有资本再去挑三拣四了。
下午去skill for all 找人给辅导一下,那人先是一阵恭维,看来在这儿得到一个面试机会确实不容易。她把那些常规问题一个个问了一遍,听了我的回答,给了一些建议。然后给讲了一下那个公司的情况,说起工资,她说这个公司在阿德莱德算是中等,可以要七万——七万,看着就在眼前了。问起面试服装的事,她说我当时穿那个休闲西装就可以,但如果有深颜色的,会更好一些,不需要领带。
晚上去张兄家里吃饭,顺便学习六西格玛的事。然而那是要很长时间的培训,还要通过实践做项目才能学到的知识,当然不期望一晚上能全部学好,只能是学一些基本的知识和常用的东西,最希望的还是他们不要问的太深。
一早上都在改写那个施耐德的简历,职位要求是很匹配,但他们的要求太细致,太多了。按着培训所说的,每一条要求都要明确的在简历上有对应技能,这样的话简历就特别长,似乎不太好。在那儿琢磨了半天,把那些句子的内容调换过来,调换过去,努力的精简句子,但不能影响意思的表达。搞了半天,总算定下来了初稿,要先发出去找个人给看一下,这个简历实在太重要了。再发给上次那个人似乎不好,刚刚才找过人家,说不定人家也有一大堆的工作呢。最后发给了上次座谈会上那个非洲来的人,大家都是移民,说不定她也会很热心的。
即便这个职位这么符合要求,也不能就等着他,同时还要做第二手准备。几乎所有的工人都要求有白卡,就是这边的安全执照。了解找了一下,只需要半天的培训,TAFE收费要110块钱,也有网上的培训,最便宜只需要39块,但觉不太靠谱,就找了一个网上收费65块的培训,报了名,等着通知。还有很多招工人的要求叉车证,要二百多块钱的培训费,是挺贵,但想想如果因此找到活的话两三天就挣回来了,还是很划得来的,也发了几封邮件咨询一下。
又从skill for all 的网站上找到一个二级建筑工人的培训,免费的。听说这边建筑工人工资比较高,而且他们给培训很有可能培训完了就在那儿干住了,也注册了一下。
对于施耐德这样的公司,这样的机会,仅仅发一份简历感觉还不够,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要去登门拜访一下,说不定还能见着人事呢,即便见不着,也给人家一个积极地印象。但有点犹豫,担心去了会惹出什么乱子来,于是发邮件问了一下skill for all的那个人。本来对自己处理和情商相关的事情就没多少自信,这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而且又是新的文化环境,更是担心出错了。
她很快就回了邮件,说去登门拜访估计用处不大,因为能见到人事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会有什么坏处。没什么坏处就可以了,这是现在每一项行为的出发点,往往也是每一项行动的理由,因为现在的很多事情实在找不到好的方面的理由,但又不能不动。她还说可以给帮忙看一下简历,早知道前几天还让她给看好了,找了另外一个人,一直等不到回复,就先发出去了。但还是发给她看了一下,一则是给人个面子,再则也不会有什么坏处——还是这个理由。她回的邮件没说具体的内容,只是说“你的英语”,感觉如果是说话的话后面会有一个长长的“唉”,然后给我推荐了他们组织的一个英语培训。其实我知道那个培训,但还是装作刚刚知道似得给她回邮件表示感谢。
去登门拜访需要打印简历,但找不到地方。同住的老兄有一台打印机,但他说有点毛病,打印出来的东西一边清楚,一边不清楚,还得再想办法。
从linkedin上面看到一个外包画图的事情,多数是美国那边发过来的。价钱还可以,就注册了一个账户,计划再申请一个公司号,就做这个事情,勉强糊口,也可以用来转身份。其实这个事情在国内也可以做,反正所有的事情都是通过网络的,花了那么大的代价出来做这个有点不值,不过现在没这么多讲究了,比这差的多的活都没得干呢,哪儿还敢挑挑拣拣的。
下载了一个任务包看了看,刚开始可能不会很赚钱,但等手熟了收入应该还可以。但现在的这个机子太慢了,运行那些大型软件根本就不行。以前去city时到卖电脑的地方看过几回,一些性能很好的机子确实不贵。但马上要去买一个新的电脑又有点不舍得花钱,主要是现在没钱了,而且不是画了图就一定能挣到钱的,买主还要挑选谁画的最好的才给钱。Skill for all给安排的那个培训也马上就要开始了,先过去看看形势再说。
周末总在city里拿一些中文报纸,看到一个上面还连载小说。那就是说他会刊登一些文学性的东西,就把自己的小说也发过去碰碰运气。发过去之后倒是收到了一封回信,说会看看,就再也没了下文。一天转到他们报社那个地方,上去和他们聊了一会儿,问一下那个出版的情况怎么样,他们当即表示可以连载,但没有稿费——稿费,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能给连载,不问我要钱就不错了,当然现在要钱我也没有。看到每期上面的内容更新,我的名字始终在那一个位置,渐渐地也有一些朋友知道了,还会拍两句马屁,也算满足了一点虚荣心。然而最大希望还是能通过这认识一些人,认识能给我介绍工作的贵人。
上午仍然去参加华人福利会的活动,这次没有诗词了,就做了一个关于钓鱼岛问题的报告,为此还花了不少时间整理资料。讲完之后大家又在讨论这个问题,感觉挺有意思,过了之后却觉得在这个和钓鱼岛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地方,给这么一群对钓鱼岛问题没有任何决策权的人讲这些,有什么意义呢。大家只是把这作为一个聊天的话题,和说曹操,诸葛亮没什么区别。
上次给skill for all的那个人发了一封邮件,让帮忙看一下施耐德的简历,今天总算收到了回复,说可以去找相关的人,也就是她不是管这个事的。有点窝火,不管就早点给说,还可以再去找别人,这么久了给会这样的邮件还有什么意义呢。不过窝火也拿人家没有办法,再说简历已经发出去了,一切都超出了自己所能决定的范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