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340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澳洲移民新政 技术移民恐首当其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9-10-2018 11:0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澳洲移民新政 技术移民恐首当其冲
www.creaders.net | 2018-10-08 15:56:52  TheAustralian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莫里森政府将每年为数千名移民设立新的签证政策,要求他们在悉尼和墨尔本以外的地方定居长达五年,以解决超出预期的人口增长。


  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联邦政府还将考虑资助快速铁路项目,以解决人口增长造成的城市拥堵问题。
  今天,人口和城市基础设施新部长Alan Tudge将标记政府即将公布的人口政策的关键板块,包括联邦和州政府人口分布和基础设施规划管理的基本结构变化。

  Tudge说,由于陆克文和Gillard政府的移民入境和家庭团聚签证的快速推动,2007年之后的人口飙升量超过了2002年代际报告预测的增幅。

  这种人口增长的无计划性导致基础设施严重短缺和人口分布不平衡,并进而导致首府城市拥堵问题。

  Tudge在今天墨尔本Menzies研究中心的演讲中发表讲话称,虽然净移民现在占全澳人口增长的60%,但它占悉尼人口增长的84%,据统计,总人口增长的75%主要集中在墨尔本、悉尼和昆州东南部,这些地区也经历了高度的内部迁移。

  在他的演讲中,Tudge将展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在管理基础设施和人口方面的一种新的合作关系。增长与支出比率的“不匹配”导致基础设施短缺,不仅未能跟上预测,而且现在严重低于实际需求。

  他说:“总体而言,拥堵给经济带来的成本已经很高,而且还在急剧上升,这对国家和家庭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挑战。21世纪初,尤其是墨尔本和悉尼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无法满足预期增长的需求,更不用说实际增长了”。

  澳大利亚统计局(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的数据显示,1982年至2007年间,澳大利亚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2万,其中自然增长约12万,海外净移民约10万。但自2007年以来,上升到平均每年37.5万,自然增长率仅略有增加。

  据悉,此次新移民政策主要确认将限制一批技术移民在偏远地区定居“几年”,因为他们不受地理区域的影响,例如那些依靠偏远地区公司担保和通过家庭签证移民澳洲的人,这约占总移民摄取量的45%。

  据报道,新政将通过对适用于其他签证类别的“违规行为”处罚来强制执行,这可能包括取消签证或限制其申请公民身份的能力。

  Tudge表示:“推动我们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净海外移民,在过去10年里,净海外移民占人口增长的60%,而剩余的增长主要源于自然增长。”

  “我们正在制定措施,让更多的新移民前往较小的州和偏远地区,并要求他们在那里停留几年。有证据表明,经过一段时间后,许多人便会长期待下去。这样可以在经济上帮助较小的州和偏远地区的人口增长。”

  最值得注意的是,自2007年陆克文政府执政以来,人口增长出现了阶梯式的变化,几乎完全是由移民率的增长而推动。澳大利亚在过去的15年里原本预计人口增长大约为250万人,但却飙涨至500万人。
回复  

举报

2#
发表于 9-10-2018 11:14:09 | 只看该作者
上下班路上越来越拥挤。
回复  

举报

3#
发表于 9-10-2018 16:24:27 | 只看该作者
控制控制有好处,人挤,基础建设慢是明显的。几个喊不要控制的,无非就是房地产缺少人口支柱,接盘了。现在资金和人口双管齐下,澳洲房价铁定回归常规,过去五年说白了就是不正常增长,对本地长远没有好影响。现在家庭负债在那些人身上,下一步为了大经济运行,是要掐死几个不顾一切的投机客了。
回复  

举报

4#
发表于 9-10-2018 18:44:47 | 只看该作者
偏远地区也未必不好,问题是就业岗位也要配套啊~
那些要求去偏远地区的职业必须在那里能找到工作才行...
总不能是逼人改行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9-1-2025 12:21 , Processed in 0.03605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