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714|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澳洲介绍] 澳洲观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3-11-2019 03:1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澳洲观察之一:没有安全感的澳大利亚
发表于 2019 年 07 月 22 日 由 刘路新       

刘路新

作为一个现代国家,澳大利亚从一开始就没有安全感,直到现在,也是如此。这种感觉,当然就影响到她的一系列内政和外交。

1788年,菲利普船长带着732名犯人和245名海军士兵登陆悉尼植物湾时,这块南方大陆不仅地处偏远,而且气候恶劣,土地贫瘠,再加上这批被英国社会抛弃的犯人,因此,很多人认为,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

除此之外,土著居民的反抗,是另一个不安因素。欧洲殖民者抵达时,他们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6万年,有100多万人口,讲250种不同的语言。

一开始,英国政府和菲利普船长都希望和土著居民建立友好关系,不过,这只是一厢情愿。双方的敌对持续了很多年。到1900年,全澳土著居民还有不到10万人,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上甚至灭绝了。这不只是因为白人殖民者的屠杀,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带来的各种传染病。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英国殖民者击退了土著人的反抗,慢慢站稳脚跟,几个殖民地也渐具雏形。

这个时候,东南部的维多利亚发现了金矿。继美国的“旧金山”后,墨尔本成了“新金山”。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带着发财的梦想,涌向这里。其中,就有很多来自广东的农民。在当时的广东台山,传言说,到了金山,走路都能踢到金块。

还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从广西的金田,刚刚起事,整个南部中国,天下大乱。珠江三角洲很多种地的农民,为了逃生,更为了发财,漂洋过海来到澳洲大陆。

短短几年,就有4万多中国人进入澳洲。在一些金矿区,华工超过其他人数的总和。不仅如此,“新金山”大多是冲击型的矿脉,很适合中国人的集体劳作。他们来自一个县,或是邻近村庄,甚至一个家族,几十人一伙,有的担水,有的筛沙,有的在营地埋锅造饭。即使是在欧洲人放弃的矿区,也能有所收获。

这让欧洲来的淘金者大为不满。为了经济利益,也出于安全考虑,这块南方大陆便开始限制华人入境,先是维多利亚,接着是其他几个殖民地。他们要关起门来,阻止有色人种进入,保持一个“白种”的澳大利亚。

似乎这还不够,国际环境的变化,给澳洲几个殖民地带来了新的安全忧虑。其中之一,便是日本在亚洲的崛起。“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先是在甲午战争中赢了大清帝国,后又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俄罗斯帝国,成了东亚的霸主,不仅如此,还有准备南下的架势。

孤悬海外的澳大利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英国虽是祖国,毕竟相距遥远。一旦日本人打过来,想帮忙也是鞭长莫及。这个时候,澳洲大陆的几个殖民地意识到,必须要团结起来,才能抵御外敌入侵。这便是澳大利亚联邦的建立。

所以说,今天的澳大利亚,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限制移民,要阻止有色人种的进入,要建立一个“白色的’纯种的澳大利亚,二是国防安全的考虑,要团结起来,才可能抵御日本的侵略。

联邦成立后,通过的第一个法律,便是《移民限制条例》。与之相配套的入境“听写测验”,及其他一系列限制措施,使得澳洲人口的增长非常缓慢,华裔人口更是连续多年负增长。

没有人,打起仗来就麻烦了。‘一战’爆发后,澳洲便深有体会。一开始,征兵的条件非常苛刻:年龄、身高、胸围,都有严格要求,而且,必须是纯粹的盎格鲁撒克逊血统,才能入伍打仗。后来,随着战事吃紧,入伍的条件不断放宽,一些华裔青年也得以上前线,包括著名的华裔神枪手沈比利。

“一战”并没有让澳洲开始认真考虑人口的问题,要到“二战”以后,人口问题才愈加突出,特别是战争期间,日本军机轰炸了北部的达尔文港,这一下,让一直以为自己远在天边的澳洲人发现,战争随时就会来到家门口。

战后,澳洲社会达成的共识是,要么增加人口,要么就会灭亡 (populate or perish)。政府开始资助年轻力壮的英国移民,来这块南方大陆定居,可是,依然无法实现每年人口增加1%的目标,于是,便开始大量吸收东欧和南欧国家的移民。很快地,澳大利亚的人口便从1945年的700万人,增加到1959年的1千万人。

单纯增加人口还不行,澳大利亚地处偏远,人口稀少,经济实力有限,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还要和老大结盟。他们认为,要帮着老大,等有麻烦了,老大就会帮你。这个老大,先是英国,“二战”后,便是美国。

1899年,英国开打波尔战争时,澳洲大陆的几个殖民地都派兵参加。后来,中国的“义和团”之乱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联军”之一的英国因军队正在南非打波尔战争,无法抽身,便要求澳洲援助。正在商讨成立联邦的几个殖民地,也没有多少军队在家,便召回一些海军预备役人员,短训几周,开往中国塘沽。

澳美军队第一次并肩作战,是在1918年7月4日。在澳大利亚将军莫纳什的指挥下,两国军队向驻扎在法国小镇哈梅尔的德军发起攻击,短暂的战斗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也成为盟军西线战役的转折点。

从那以后,特别是“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了超级大国,澳洲与美国也就越走越近,安全上基本依靠美国的保护伞。美国参与的战争,大大小小,澳洲都派兵前往,从朝鲜战争,到越南战争,到阿富汗和伊拉克,有时派出几千人,有时只是几十人。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谈到小国生存的困难时说,大国之间打架的时候,小国夹在中间,不好应对。大国互相亲热的时候,小国也会左右为难。

最近三、四十年,夹在中美之间的澳大利亚,对此深有体会。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也给澳洲带来了繁荣。先是资源出口,然后是教育、旅游和服务业的输出,澳洲因此保持了将近三十年的经济持续增长。中国也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跟据2018年的统计数字,平均起来,每个澳洲家庭每年从对华贸易中获益将近2万澳元。

与此同时,和美国的盟友关系,并未松懈。无论哪个党上台执政,都一再强调与美国的共同价值和传统友谊。

过去几十年,至少从霍华德任总理开始,澳大利亚是赚中国的钱,和美国结盟。对澳大利亚这样的做法,一个政客形容说,这就像骑在两匹马上,虽然要不断保持平衡,却也可左右逢源。

问题是,当两匹马渐行渐远的时候,或者,当两匹马奔向不同方向的时候,澳大利亚就进退两难了。当下的中美贸易战,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方面的纠纷,就让澳洲很是忧虑,安全问题也就再次提上日程。

这些年,在澳洲国内,无论是政界,还是学界,对于如何处理中美关系,明显地分为两个阵营。一种观点认为,崛起的中国,将对澳洲构成威胁,所以,要抱紧美国的大腿。澳大利亚战略研究所的彼得·简宁思(Peter Jennings)就这样认为。另外一种观点相信,美国已是明日黄花,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美国将会慢慢退出,而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崛起,是无法阻挡的。因此,澳大利亚要利用与美国的关系,请美国在亚太地区让出一些空间,让中国得以生存。或者说,至少可以在中美之间采取一种“绥靖政策”。这种观点,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怀特教授(Hugh White)为代表。

即使是怀特教授,看法也在不断改变。最近,在刚刚出版的《如何保卫澳大利亚》一书中,怀特教授说,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将日渐衰落,未来,澳大利亚不能指望美国的保护,要有自我保卫能力,为此,澳大利亚要有自己的战机、潜艇,甚至核武器,可是,要发展这些东西,就需要钱,需要很多钱,澳洲只是一个中等国家,无力承担。这又是一个难解的问题。

所以,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澳大利亚都会没有安全感,和200多年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3-11-2019 03:19:50 | 只看该作者
澳洲观察之二:有话好说
发表于 2019 年 07 月 22 日 由 刘路新       

刘路新

在墨尔本街头,常常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游行队伍,有劳资纠纷,公司裁员,也有环境保护、女权主义,等等。

这些游行队伍,很多时候,更像是一群要去海边野餐的人。有的带着女朋友,有的推着小孩,边走边聊,边说边笑。

有时,他们也会喊几句:

“我们要什么”?

“涨工资”!

“啥时候”?

“现在”!

口号喊的不整齐,也听不出任何的愤怒情绪。

队伍到达维州议会门前的台阶上,便有一两个人上去,发表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说,再喊几句不整齐的口号。然后,人群便散了。

所有参加游行的人 – 领头的、跟随的;支持的,反对的 — 都一起转到议会大楼后面的小花园里,吃烧烤喝啤酒去了。

一个正常的社会,所有的矛盾和纠纷,都应该是可以协商解决的。

澳洲就是这样一个“有话好说”的地方,而且一直就是。“八小时工作制”的实行,就说明这一点。

1856年4月21日,正在建设墨尔本大学的石匠们,放下手中的工具,游行到议会,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在这之前,别的地方,比如悉尼,已经开始实行这一制度。

十几分钟的路程,还有其他工匠加入。到达维多利亚议会后,石匠们提出自己的要求,议会就开始辩论。仅三周时间,议会便立法规定,从今以后,所有公用事业的雇员,一律工作八个小时,而且,薪酬不减。

这样,澳大利亚就成了最先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国家之一。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比如,它是继新西兰后,第二个给予女性选举权的国家。

这事发生在南澳。早在1861年,妇女就能参加地方选举,比如市政厅,但是,不可参加议会选举。女权活动人士凯瑟琳•斯班瑟 (Catherine Spence)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一个只有男人选出来的议会,最多得到社会上一半的支持。她的呼吁,很快便得到回应。1894年,南澳的女性即可参加议会选举。三年后,又出现了第一位女性候选人,这便是斯班瑟女士。

直到今天,在澳大利亚新版的5元纸币上,还能看到这位“伟大的澳大利亚女性”的形象。

这种“有话好说”的态度,这种人与人之间根本上的平等,在澳洲,称为“哥们义气”,或者叫mateship。历史上,因为人口稀少,生存环境恶劣,他们必须团结一致,相互扶持,才能生存。时至今日,在澳洲,和人打招呼最常用的,便是“好嘛哥们”(G’day, Mate),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用。不像在英国,与人打招呼前,要分清早上、下午,还是晚上,因为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说法。

慢慢地,这种哥们义气,这种mateship,就成了社会存在的基石,也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

在澳洲,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是这样的。英国殖民者抵达不久,自由人与流放罪犯的比例差不多是1:3,不过,双方关系处的不错,很少发生越狱甚至打斗的场面。这是因为,一来,这些罪犯大多只是小偷小摸,没有严重犯罪。再说,在一望无际的荒凉的大陆,越狱又能去哪里呢?

有一次,一个士兵带着一个犯人转场。两个人边聊边走,像朋友一样。途中,士兵突然内急,便把枪交给犯人拿着,自己跑到一边,就地解决。回来后,犯人把枪还给士兵。二人继续有说有笑地前行。

这种mateship,包括平等、友谊、忠诚,互相照顾,互相扶持,所包括的含义,超过一般意义上的朋友、或伙伴。

“二战”期间,日军把俘获的“盟军”士兵关押在新加坡的樟宜,最多时,那里关押着约4万名“盟军”战俘。据后来的研究发现,战俘营中,澳大利亚士兵的存活率超过美国和英国,因为美国人太强调个人主义,而英国人太重视身份和等级,只有澳大利亚士兵,一块小小的饼干也要分成几份,大家一起分享。

这就是澳洲人的mateship。他们也崇拜英雄,不过,很多时候,他们认为英雄是高高在上的,和自己相距甚远。更多时候,他们崇拜耐德•凯利(Ned Kelly)这样的“丛林大盗”:勇敢,义气,生存能力强。

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在选择政客的时候,他们不是要“带路人”,而是要“自己人”,要自己的“哥们儿” (mate)。2019年的联邦大选,就说明了这一点。

工党领袖肖顿(Bill Shorten)的落败,不只因为不切实际的伟大目标,也不只因为没有领导能力,而是因为他的傲慢和疏离。

竞选期间,肖顿在集会上发表讲话,总是高高在上,一副胜券在握的口气。走在街上,给人握手,也表现得像是出游的君主“宠幸”民众一般。

这让选民认为,他不是“自己人”。一位选民说,我不喜欢肖顿那个傲慢的嘴角。另一个说,我不喜欢他渴望关心和爱的眼神。

莫里森赢了,是因为选民觉得,他就像是小区里邻家的孩子,经常出入教堂,或者说,经常在小区玩球的那个,或许能力有限,但是比较靠谱。

除了纯真而又憨厚的笑容,莫里森实在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讲起话来,下嘴唇努力地不停地动,似乎还是跟不上讲话的节奏,还是要慢上半拍。

无论听众多少,莫里森讲起话来都是干巴巴的,没有排比句,没有任何的煽情。大选期间,他在昆士兰的一次演讲就是如此。虽然昆士兰对自由党获胜至关重要,莫里森还是无法激动起来:

“我们要找工作,要上学,受教育。要成家,养孩子,交税。要参加社区的活动,让社区变得更好。要贡献,不要索取,至少不要想着索取,要知道,还有很多不如我们的人,需要我们帮助”。

听起来,完全不像是一位政治家的竞选演说,倒像是隔壁的大哥在教训小弟,或是父亲在教育儿子,实实在在,不煽情,也不虚伪。

说了这些,似乎还嫌不够,他又把左手放在胸前,像是抱着个什么,伸出右手,还有右手的食指,指向前方,继续说:“要买房子,要成家。不只要买房子,还要成家:为孩子,为家庭,为朋友。这是我们的归宿。家就是我们的归宿,这一点很重要”。

就这样,莫里森当选了。这让人想起1996年的那次联邦大选。那一次,霍华德领导的自由国家党联盟,对决基廷领导的工党政府。和口若悬河的基廷相比,霍华德显得笨拙、木讷,不善言辞。最后,人们还是选择了“诚实的约翰”,放弃了“公鸡一样好斗”的基廷。

澳大利亚是唯一一个没有发生过战争的大陆。作为一个占据了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又很少发生严重的、大规模的社会冲突。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种“有话好说”的态度,因为澳洲社会的这种mateship。

也因为如此,在西方世界,澳大利亚是实行多元文化政策最为成功的国家。

在它的2400万人口中,26%的人出生在海外,还有20%的人有一位或两位父母出生在海外。加起来,第一和第二代的移民占了人口的将近一半。除了英语,人们在家里讲200多种不同的语言。

英语是约定俗成的官方语言,却没有法律规定你必须说英语。如果你不讲英语,和政府打交道的时候,政府给你翻译,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院给你翻译。即使坐在家里,你想打电话咨询个什么事,比如水电费之类,也可以拨打一个号码,对方就会把你说的语言翻译成英语,以三方通话的方式帮你和对方沟通,让你“有话好好说”,而且,这些翻译服务都是免费的。

拥有500万人口的墨尔本,居民来自不同的地方,讲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信仰,做不同的工作,共同居住在这个“世界最宜居的城市”,也是因为澳洲文化传统中的这种mateship,因为这种“有话好说”的处世态度。

一个社会的存在,要有良好的文化基础,这个社会的运转,更要有良好的润滑剂,澳洲便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3-11-2019 03:20:14 | 只看该作者
澳洲观察之三 各司其职的社会
发表于 2019 年 07 月 26 日 由 刘路新       

刘路新

儿子读七年级的时候,进了一家公立的重点中学,因为我家正好住在校区内。

想到孩子要在这里读书六年,完成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有个机会,我就申请进了学校的理事会(school council)。

理事会的成员包括校长、副校长、老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四位家长,家长的任期是两年。

其实,主要就是做义工。每个星期,要抽出两个半天的时间,在学校的二手校服店,二手书店,或者餐厅帮忙。如果遇上学校组织什么活动,就要搭上更多的时间。

理事会还有一项重要议程,就是每月开会至少一次,讨论学校的各项工作,参与制定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协助校长办好学校。

有一次,主席刚刚宣布开会,校长便站起来,严肃地说,最近,有家长给我反应,说学校里有黑民学生,因为他们的父母是黑民,或是非法逾期居留。说着,校长挥了一下左手,“我想强调的是,他们是不是黑民,是不是逾期居留,是移民局的责任,与我无关。我的工作是教育他们。只要他们来到这个学校,只要他们进了这个校园,就是我的学生,我就有义务教育他们”。

望着瘦瘦高高的校长,微微前倾的身体,我深受感动。这席话,也让全场哑然。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提起黑民学生的问题。

你可以说这个校长很伟大,也可以说他是在做自己的工作,做自己份内的工作。

一个社会,大家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这个社会就能正常运转。我们常说,“铁路上的巡警,各管一段”,就是这个意思。

在墨尔本乘地铁,就是这样。每个车站的出入口,都有穿制服的人员值班,不过,他们只负责检票,不负责查票。你没有票想进站,或者,没有票想出来,给他们说一声,一般都会放行。你有没有票,买的票是否正确,是查票人员的责任。

在车站的出入口,或者,在运行的公车上,有时能碰上这么一群穿着制服的查票人员。他们的任务,是查票。如果你无票乘车,或者,买了优惠票却没有相应的证件,就会被罚款。他们或当场罚你,或者给你一张罚单,让你过几天再交。如果你拒绝,他们还可以拒捕你,直到警察到来。

检票的和查票的,各司其职,互不越线。不仅地铁,公交也是。你无票乘车,公交车司机也不会赶你下去。有时候,你没有票,他们也不问,因为那是查票人员的责任。

在澳洲有很多黑民。你是否黑民,是应拘留,还是该遣返,那是移民局的工作。所以,你在路上开车,被警察拦住了。他们一般会先看你的驾照,再问你喝酒没,如果你的驾照有效,又没喝酒,就可以走人。你是不是黑民,和警察没有关系。

前几年,我就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我的朋友的朋友,是黑民,生病了,在家吃药,熬了几天,也不见好转,被我拉去医院。到了医院,我告诉医生说:“他是黑民,没医疗卡,也没护照,啥都没有”。医生说:“啥都没有,也得治病啊”。后来,病好了,账单也不知去了哪里。医生的职责是看病,至于这个病人是不是黑民,和他没有关系。

在澳洲,不只社会如此,政坛也是,比如说,政治家与公务员就是两个不同的角色,两种不同的工作。

以联邦总理为例。在三年一次的大选中,你选上了,就做总理,选不上,就卷铺盖回家。如果选民一直选你,你就可以一直做,没有任期限制。

每次大选过后,从总理、副总理、内阁成员、各部部长,甚至包括驻外大使,等等,整个官员队伍,都要换一遍,换成“自己人”,至少是“自己党派”的人。所谓“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只是,这个“水”有时“流”的过快。三年的任期,第一年实习,第二年准备干活,第三年就要全力拼大选了,真正干活的时间不是很多。

所以,除了这些“流水”的官们,衙门里的“吏”,一个强大而可靠的公务员队伍,就很重要。

在权力更迭过快的时候,在大选前出现“看守内阁”的时候,甚至,在权力出现真空的情况下,这个公务员队伍能够保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

在联邦一级,这个重要的角色,就是“联邦内阁和总理府”的幕僚长。他是全国的“大管家”,也是全国级别最高的公务员。

所以,他的年薪是100万,是联邦总理的两倍。

政治家制定政策,公务员落实政策。政治家不会去做具体的政策执行的工作,公务员也不会越权去替政治家制定政策。总理不会取代幕僚长,幕僚长也不会取代总理。

除了内阁,联邦政府的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公务员队伍。比如,早些年曾出任驻华大使的孙芳安(Frances Adamson),目前是澳大利亚外交外贸部的幕僚长,也是这个部里最高级别的公务员,或者说,是部里公务员队伍的头头。

澳大利亚的政府分为三级:联邦、州、和市,乡下有些地方又称为郡。每一级政府都是如此,有制定政策的政客,还有执行政策的公务员队伍。

以市政府为例。市政府职责广泛,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市政规划、托儿养老、垃圾处理,等等。

一般来说,一个市划分为几个选区,每个选区选出几名市议员,市长则由这些议员在他们中间选出,或是轮流坐庄。

无论市长、副市长,还是市议员,大都是兼职,几乎没有全职的市长。他们大多有自己的生意,或自己的工作,只是为了给社区做贡献,或者为了改变社区的面貌,促进社区发展,才去竞选市议员,或者市长。

我以前居住的那个小市,“市长大人”还是肉铺的老板,白天在自己的店里做生意,晚上去市政府主持会议。墨尔本曾经有过一位著名的华裔市长苏震西,是开中餐馆的。做生意是他的主业,做市长是他的副业。另一位曾经当过市长的华裔蒋天麟,则是医生,白天给人看病,晚上参加市政会议。

市议会定期开会,就市政方面的很多问题作出规划和决策,至于落实,则是由CEO率领的公务员队伍的职责了。

在很多城市,市长和议员都是兼职,他们的工资,只是象征性的,年薪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而首席公务员CEO,年薪至少几十万,是市长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立法的不去执行法律,制定政策的不去落实政策,而是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即使在商业领域,也是如此。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却也有序。大家都不越界去捞钱,更不会以邻为壑。

以电视节目为例。有私人的电视台,也有政府资助的电视台。政府资助的电视台,在新闻报道方面,是独立的,而且,不可插播广告。颇受欢迎的体育节目,往往是各家争取的对象。如果有人获得了独家转播权,其他的频道只能作为新闻播报。所以,看奥运会,看足球赛,或是澳式橄榄球比赛,要去不同的电视频道。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个很大的购物中心,开了一家很小的食肆。这个购物中心有几十家快餐店,集中了世界各地的美食。有麦当劳,也有我朋友家这样小小的铺子。无论生意大小,各家东主互相尊重,互相帮衬。每到换季的时候,大家就会坐下来商量一下,如何做好促销工作,饮料是否应该涨价,涨几毛钱合适,等等。

这是一个各行其道的社会,也是一个各尽其责的社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3-11-2019 03:20:42 | 只看该作者
澳洲观察之四 选出来的国家
发表于 2019 年 07 月 26 日 由 刘路新       

刘路新



澳大利亚这个国家,占了整个澳洲大陆。在当今世界,这是独一无二的。澳大利亚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它不是打出来的,而是选出来的,不是诞生于战场,而是出生于票箱。



1898到1900年间,这个大陆上的六个殖民地,分别举行全民公决,公决的问题只有一个:“你接受联邦宪法草案吗?”答案有两个:接受,或者不接受。



结果,多数人接受新的宪法草案。这样,原本独立的六个殖民地,就联合起来,成立澳大利亚联邦,各殖民地也就成了联邦的州。为此,他们还选了个吉日良辰,也就是1901年1月1日,举行联邦成立仪式。



说到澳大利亚的选举和投票,确有一些独特之处,比如,强制性的投票制度,就是其一。



根据选举法,所有18岁以上的公民,都要在选举委员会登记。没有登记,或者,登记了没有去投票,罚款20元。



在全球166个实行民主选举的国家,只有19个实行强制性投票,而且,只有9个国家严格执行,澳大利亚便是其中之一。



谈到这一点,我们和美国比较一下,或许更容易理解。



作为现代国家,澳美两国的立国者都是盎格鲁撒克逊后裔,来自英伦三岛。抵达新大陆时,他们都带着祖国的传统和理念,但是,因为建国的时间不同,面对的问题不同,立国的政治思想不同,由此而产生的制度也就不同。



第一批去美国的英国人,离开英国时,议会和君主正在激烈争夺政府的控制权。当时,在英国,个人也常常因为宗教信仰而受到迫害。



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为美国提供了立国理念。洛克反对君权神授,主张天赋人权,认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是人类不可剥夺的权利。依据社会契约,个人将这些自然权利让渡给政府,建立了政府的权威,政府就应该保护这些权利。如果政府未能保护个人的这些权利,人民就可以合法地推翻它。



洛克的理论激励了美国的革命,让他们有理由推翻君主制的英国政府,宣布独立。美国的《独立宣言》开篇就说:“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证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则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



基于洛克思想的美国宪法和《独立宣言》都认为,个人的权利高于政府的权力。这一点,在“美国权利法案”中有详细的说明。



当澳洲大陆的六个殖民地商议成立联邦时,已是19世纪,英国已经是君主立宪的国家。议会牢牢掌握了立法和司法权,君主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形式了。



如果说,洛克为美国提供了立国理念,为澳大利亚提供建国思想的则是18世纪英国哲学家边沁。



边沁认为,没有自然权利,也没有天赋权利。权利都是相对的,因法律而产生,没有政府和法律,也就没有什么权利。换句话说,先有政府,后有权利。他还认为,政府应该最大限度地为多数人谋幸福。他不仅反对君主制,而且支持普选制度。



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法治,民权和选举。如何处理和平衡这三个方面,就产生了美国和澳大利亚两种很不相同的政治制度。



美国人认为,个人权利高于国家的权力。强制性投票就是以国家的公权力压制个人自由,强迫个人选择,与个人的权利背道而驰。澳大利亚人则愿意让渡一部分个人的权利给国家。他们认为,多数人选出来的政府,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时,不算土著人,全国人口370万。在面积770万平方公里的这块南方大陆,几乎是两平方公里一个人。而联邦的建立又是基于两种危机感:限制有色人种移民,和保护澳大利亚。这两个任务,都很艰巨,都需要团结一致,才能完成。这也是澳大利亚人实行强制性投票的因素之一。



奥巴马总统就曾对这种制度赞赏有加。他说,如果每个美国选民都去投票,“就会彻底改变这个国家的政治版图,因为不去投票的多数年轻人,低收入者,他们对移民和少数民族的态度是很不同的”。



当然,他也知道,这种强制性投票,在崇尚个人自由和权利的美国,是行不通的。



在澳洲就行。无论联邦选举,还是州里的选举,一般来说,投票率都在90%以上。虽然20元的罚款并不是很多,但是,就像一位选民说的:“民主是权利,也是义务”。



澳大利亚选举制度的另一个特色,是其特殊的拨票制度。



一般的选举,都是得票多者获胜,在澳大利亚不是,得票必须超过半数才算获胜。很多情况下,这种结果,只有通过拨票才能出现。



比如说,有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投票时,选民按照自己的喜好程度,用1、2、3、4将他们顺序标出。第一次点票时,如果没有人过半数,那么,得票最少的那位,就被剔除。他所得的选票,就会重新点算,分给选票上排序第二的候选人。如果还没有人过半数,再剔除得票最少者,将他所得的选票,重新点算,分给选票上排序第三的候选人。直到有一位候选人过半数,才算当选。



所以,选民投票时,必须按照顺序排列所有的候选人,因为你的选票可能点算多次,直到有一位胜出。



只有很少几个国家采用这种办法,不过,在澳洲,所有的选举都这么做。



强制性的投票,和这种拨票制度,保证了胜出的候选人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所选出的政府也就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澳大利亚选举制度的第三个特点是,总在星期六举行。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法定的选举日,加拿大在周一,美国在周二,英国在周四,因为周四是集市的日子。澳大利亚则在周六,无论是联邦选举,还是州里的选举,都是如此。



这是因为,在19和20世纪,人们在周六工作半天,休息半天。在辽阔的澳洲,周六还是很多农场主进城采购的日子。这样,可以方便更多的人投票。



作家马洛夫发现,选举日就是假日。很多的时候,全家人一起,悠闲地出门,悠闲地投票,再一起去海边转转,吹吹海风,吃吃饭。



轻松的一天,孩子们学习了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他们就是可以把民主选举这样神圣的事情办得轻松而又随意。投票地点多是当地的学校、教堂或社区中心。门口处有五颜六色的气球、招牌、候选人的靓照。义工们也穿的花花绿绿,热情地和你打招呼,告诉你怎么投票。有时候,还有乐队,几个本地中学生,腼腆地演奏着不是很熟悉的乐曲。



很多投票站成了小市场。人们在门口摆摊,为举行投票的这个场所筹款。最初,只是售卖饼干、蛋糕、咖啡之类,在简便易携的烧烤工具出现后,还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民主香肠”的食物。牛肉、或是鸡肉的香肠,烤熟后,夹在面包里,再放一些烤洋葱,番茄酱之类,香味扑鼻。各类野心勃勃的政客,都会来上一份,旁边找个选民,照个相,以显示自己很接地气。



最近几年,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在“绿党”支持人数较多的地方,还有素香肠。在一些投票站,还出现了以政客或候选人名字命名的食物,诙谐幽默,容易记住。



澳洲人常说,”Life is hard, but take it easy”,“生活艰难,要轻松对待”,就是这个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3-11-2019 03:21:30 | 只看该作者

澳洲观察之五 体育的意义
发表于 2019 年 08 月 14 日 由 刘路新       

刘路新

全民放假去看球赛,或者,全民放假去看赛马,这种事,这种假期,只有澳洲才有。

在维多利亚州,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周五,是法定假日,因为周六是澳式足球决赛。赛前一天,两支球队依照惯例要在市中心游行,接受球迷们的欢呼;赛后,又是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比赛当天,可以容纳10万人的墨尔本板球场(MCG),会挤得水泄不通。这个板球场,建于1853年,不仅是澳洲最大,也是南半球最大,世界第十大的体育场馆。

从1877年的第一季算起,到今年是第123季。整个赛季,从3月21日开始,到9月28日结束,整整半年时间。

半年的时间里,各俱乐部主客场循环比赛。每到周末,城里的大街小巷,市区各类交通工具上,都是穿戴着自己俱乐部服装、帽子和围巾的球迷们。很多都是全家出动,风雨无阻。

半年的时间里,无论是职场聚会,还是朋友闲聊,抑或家庭聚餐,足球都是主要话题。如果你不支持任何俱乐部,不知道上周比赛的结果,下周参赛的球队,俱乐部的排名,或是球星的逸事,你就“out”了。

足球赛季过后一个月,11月的第一个星期二,是墨尔本赛马节,这是一个“可以让全国都停下来的”比赛。

自1861年以来,墨尔本赛马节每年举行,从未中断。即使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比赛改在星期六举行,也没有停过。

赛前一周,人们便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涌向墨尔本。大大小小的各类酒店都住满了“马迷”。比赛当天,越来越厚的人群,潮水一般涌向墨尔本西北角的弗莱明顿赛马场。

女士们个个花枝招展。为了这一天的美丽,她们不惜代价,定制专门的服饰和帽子,而且秘而不宣,只等今天才秀出来,让人眼前一亮。男士们也都穿戴一丝不苟,帅气逼人。

整个赛马场成了时装的世界,色彩的海洋。人们在看赛马的同时,也觥筹交错,谈天气,谈赛马,谈生意,更谈论身边走过的那些美女。

下午三点,是“让全国都停下来”的那一刻。不仅时间停止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十二匹进入决赛的马,一声令下,箭一样冲向终点。全天的比赛进入高潮!

然后,一天的狂欢便告结束。人们开始计算自己赢了多少,输了多少。接下来,又是几天的庆祝、游行、街谈巷议。女士们也开始设计明年的时装和帽子。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亲历墨尔本赛马节的狂欢。他在看过1895年的那场比赛后,赞叹道,人们的热情是 “自发的、真诚的、无与伦比的”。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澳洲作家怀特,和前总理基廷都认为,澳大利亚人太过沉湎于体育,耽误了其他的工作。

不过,很难想象,没有了体育,澳大利亚会是什么样子,因为,体育形成了澳洲人的国民性格,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墨尔本曾被誉为“体育之都”。一年到头,各类比赛,或接连举办,或交互进行:澳网、橄榄球,板球、澳式足球、一级方程式赛车,墨尔本赛马节。。。

多年以前,悉尼的一位法官要求法庭为他准备一份有赛马日期的挂历,因为他发现,很多证人出庭作证时,在回忆某个事件的时候,记不得具体日期,总是以赛马的日子,或是以哪匹马获奖为标志,前后推算。

在欧洲,很多小镇的中心是教堂。在澳洲,则是体育场。去澳洲很多地方,你都会发现,最初,人们开始在这个地方定居不久,最先出现的,就是赛马场,随后出现的其他体育设施,也都在附近。

澳洲长大的孩子,无论男女,无论是在悉尼或墨尔本这样的大都市,还是只有几十名居民的乡下小镇,小的时候,一定在自家门口的街道上挥过板球棒,或踢过橄榄形的澳式足球。

轻松而非正式的体育活动,是人们的所爱。游泳、自行车、滑板、足球、橄榄球,高尔夫,保龄球,不同性别、各种年龄和爱好的人群,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因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2500万人口的澳大利亚,在很多国际赛事上,都取得骄人的成绩。

政府对体育的投资,是最近一些年的事情。三级政府中,联邦政府约占10%,州政府40%,地方市政府占一半。这些政府投资,对普及的群众体育活动来说,只是很少一部分,更多更大的投资,来自民众自发的热情和投入。

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应该很少看到政府的影子。

很多体育俱乐部,都是自发组织的,有地方性的,也有全国性的。以风靡全国的澳式足球为例,这个名为“澳式足球联盟”的组织,共有18支球队,遍布全国。在长达半年的赛季里,不仅分为主客场,还会安排在外地举行,以照顾当地的球迷。

“联盟”自己规划日程、组织比赛、评估颁奖。他们的收入,很少来自政府和纳税人,大多来自门票、俱乐部会费、比赛的转播权、广告收入、以及各类商品的销售,等等。据2018年的统计,全国共有800万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至少看过一场比赛,或是去现场,或是看电视。

由18个俱乐部推举产生的“八人委员会”,是最高管理机构,也是这一项目的“看门人”。他们制定政策,推广活动,调解和仲裁场内外的各种纠纷。

对财务陷入困难的俱乐部,他们会给予援助。对于球员的薪酬,他们分别设立最低和最高标准,以体现公平原则。这样,优秀的球员不会漫天要价,普通的球员也生活无忧。这是澳洲人mateship的体现。

体育可以强身健体,也能培养团队精神,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如果说,社会和人一样,也是有机体,那么,体育还可以促进社会的新陈代谢。

体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疏通和发泄。以澳式足球的赛季为例,每个周末都有比赛,去之前,要了解各种信息,如俱乐部的排名,球员的状态,要调整自己激动的心情。周末看过比赛,作为谈资,可以持续两三天,接着,又要准备去看下一场比赛了。

我的朋友的女儿,在银行工作,属于职业女性的乖乖女。去年以来,常被同事拉去看球赛。她说,一开始,看不懂,不过,置身于几万名不停呐喊的球迷中,那种热烈的气氛,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不身临其境,是无法体验的。后来,慢慢看懂了,她觉得:“每次看过球赛,就像蒸了桑拿一样舒坦”。

记得几年前,看电视转播一场激烈的澳式足球赛。当画面上出现成千上万欢呼的球迷时,解说员脱口而出:“说实话,我喜欢体育,喜欢比赛,是因为这些比赛,能把那些疯子,那些不讲理的,从大街上,拉进体育场,让他们疯狂一下,发泄一下。这个世界就太平了”!

这番话,或许有些偏激,倒也是真的。体育能让公众的情绪得到发泄,能缓解社会矛盾,能让世界太平!

这应该是社会学的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3-11-2019 03:21:51 | 只看该作者
澳洲观察之六 土著人与殖民者:难解的恩怨
发表于 2019 年 08 月 14 日 由 刘路新       

刘路新

在澳洲,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在自己生活了近六万年的土地上,先是被剥夺了生存权,后来,又被剥夺了公民权,直到现在,也不被宪法承认,这群人,就是土著居民。

他们与欧洲殖民者之间的恩怨情仇,语言难以表达,文字诉说不尽,至今仍是一个难解的结。

据考古学家说,澳洲原住民,是在大约6万年前,离开东非大陆后,经中东和东南亚过来的。几万年的时间里,他们就在这块南方大陆生息繁衍,慢慢形成不同的部落。虽然部落之间也时有战争,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和平相处。

1770年,英国探险家库克船长抵达澳洲东海岸,并以英王乔治三世之名宣布这里为英国领土。这是澳洲土著第一次接触欧洲殖民者,此时,他们大约有100万人口,讲250多种不同的语言。

1788年,菲利普船长率领的“第一舰队”抵达悉尼植物湾,开始了殖民澳洲的进程,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数万年的土著人,也就开始了被殖民的生活。

美国与印第安人,新西兰与毛利人,都签署有某种形式的协议。相比之下,澳洲土著就没有那么幸运。

首先,很多人死于欧洲殖民者带来的疾病,如天花、麻疹和肺炎,这是19世纪土著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其次,土著人大多以狩猎採集为生,可是,当他们的土地被占领,水源被掠夺,被殖民者改为牧场以后,也就断了他们的生路。

小规模的冲突更是随处可见,而且,一直持续到1930年代,纽卡索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发现了500多处这样的屠戮地点,据统计,被屠杀的土著人在4-6万之间。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上,欧洲殖民者抵达之前,有大约15000土著人,到19世纪结束的时候,全被灭绝了。

和澳洲的邻居新西兰相比,更能了解土著的处境。早在1867年,新西兰就通过了《毛利人代表法案》,第二年,也就是第四届新西兰议会选举时,就设有毛利人选区。虽然当时只是权宜之计,意在减少殖民者与原住民的冲突,十年后,这些选区便成为永久建制。现在,每三年一次的新西兰议会选举,全国除划分为71个普通选区外,还重叠划分出7个毛利人选区。在这些选区,候选人不一定是毛利人,选民却必须具有毛利人的血统,这样,选出的议员当然就会代表毛利人的利益。

澳洲土著虽然不停抗争,命运的改善却不令人满意。

1900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时,土著人口还剩10万左右,减少了大约90%。他们不仅没有选举权,人口普查也不算他们在内。

殖民者认为,土著难逃灭绝的命运。为了尽快同化他们,从1870到1970年代,一百年的时间里,各级政府机构、教会,甚至慈善机构,偷偷地抢走土著儿童,有的交给白人家庭,更多的是集中抚养,强迫他们接受白人文化。在某些地区,三个孩子就有一个被强行带走,混血儿童更容易被强制离开生身父母。

1938年1月26日,欧洲殖民者纪念殖民澳洲大陆150周年之际,土著人举行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抗议殖民者掠夺他们的土地,杀戮他们的人民。从此,每年的“国庆节”,他们又称之为“哀悼日”。

1962年,联邦政府赋予土著人选举权。1966年,土著人权活动家凌家利(Vincent Lingiari)领导了著名的土著人罢工,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很低的工资报酬。1967年,全民公决修改《宪法》,从此,土著居民列入人口普查。1972年,他们在联邦国会门前设立“土著人大使馆”,抗议白人殖民者抢走他们的土地。

另一方面,政府也在不断调整政策,努力改善与原住民的关系。

1971年,法官布莱克布恩在判决一件地权官司时,认为,澳大利亚在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前是“无主地”。这一判决,不仅剥夺了原住民的土地所有权,甚至否认他们的存在。直到二十年后的1992年,高等法院在审理马保法案时,才推翻布莱克布恩的判决,第一次承认原住民的土地所有权。

1976年,惠特拉姆政府通过《土著地权法案》,承认他们在北领地的地权。1985年,联邦政府将乌鲁鲁,又称艾尔斯岩,归还给原住民。

二十世纪后期,与原住民的和解加快了步伐。1991年,“土著和解委员会”成立。1998年,修宪会议召开,与会者建议以“共和”的模式,在宪法前言中明确肯定原住民的地位。然而,这一建议在全民公决中被否决。1999年,联邦议会通过了霍华德总理提出的“和解动议”,承认错待土著居民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污点”,可是,霍华德拒绝做出正式道歉。2008年,陆克文总理代表澳大利亚政府向“偷走的一代”道歉。2010年,联邦政府成立专门小组,包括议员、法律专家和土著人领袖,讨论如何在宪法中更好地承认原住民。不过,在这一专门小组提出建议后,为此准备的全民修宪公决在2013年被取消。

与此同时,政府还设立了一些机构,制定了许多政策,希望改善土著人的生活处境。双方都一再努力,希望达成和解,希望解决问题,遗憾的是,有很多的开始,很多的起点,却没有坚持,没有结束,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现在在澳洲,只要稍微正式一点的场合,聚会开始前,主持人都会说:“我们承认,这块土地传统的主人是xxx部落人,我们承认,他们对这块土地、水源和文化的历史联系,我们在这里向他们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长者们致敬”。

这种形式主义,一点也不解决问题。很多时候,政府和土著社区,各说各话,不能协调一致,更不能像一个乐队,奏出和谐的乐章。

这其中,有文化的问题。比如说,西方人与人交流时,多是在个人之间进行;眼神传递的信息,很多时候,多过语言;说话的一方往往主动,控制着交流的节奏。而在土著人社区,信息交流往往只在群体之间进行,或是一个人面对一群人,很少在个人之见进行;双方没有眼神的交流,而且,听讲的一方控制着交流的节奏。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如种族歧视,所以,时至今日,土著社区仍是问题很多。

他们的就业率只有46%,其他社区为72%,相差26个点。土著儿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学习成绩差,读完12年级的很少,去读大学的更少。即使进了大学,读完的还不到一半。

他们的健康水平远低于其他澳洲人。患各种疾病,甚至残疾的,是其他人的两倍。因为贫困、患病、缺乏教育、滥用毒品等等,他们的平均寿命远低于其他人群。据2018年的统计,土著男性平均寿命71岁,其他澳洲人81岁;土著女性平均寿命75岁,其他澳洲女性84岁。

虽然只占总人口的2%,犯罪率却很高。在澳洲监狱,28%的是土著人,女犯的比例更高,达34%。换句话说,每四个服刑的犯人中,有一个土著;每三个女犯中,有一个是土著。

可以说,澳洲原住民与欧洲殖民者的关系的改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至今仍是一个难解的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3-11-2019 03:22:13 | 只看该作者
澳洲观察之七 王室的影子
发表于 2019 年 10 月 21 日 由 刘路新       

刘路新

1770年,库克船长在悉尼植物湾登陆,竖起米字旗,宣布澳洲东海岸是英王乔治三世的领土。从此,大英帝国的势力,王室的影子,便从雾都伦敦,一直延伸到这块南方大陆。

五年后,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经过八年抗战,美国宣布独立,不再接受英国犯人,于是,澳洲这块南方大陆,便成了新的流放地。

又过五年,1788年,菲利普船长率领的“第一舰队”,载着750名犯人,来到悉尼,正式开始殖民澳洲。被流放的犯人中,很少重犯,多是小偷小摸之类的轻刑犯罪,还有一些农民和技工。英国希望,除了流放犯人,还要开发这片土地,这是他们没有公开说出的目的。

很快地,英国就在这块南方大陆建立了六个殖民地。每个殖民地均由总督管理。总督由英国内阁的海外殖民署派出,既代表女王,也代表英国议会。

为了防止美国独立的事情再次发生,英国对澳洲很慷慨,在很长一个时间里,几乎支付澳洲所有的开支,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防。

即使在六个殖民地成立联邦后,也是如此。直到1915年,为了应付参加“一战”带来的巨大开支,联邦政府才开始向人民征税。所以,在近百年的时间里,澳洲政府不征个人所得税,除了烟酒和关税,另外一个主要的收入来源便是和英国的贸易。

一个不需收税、又不用担心基建和国防的政府,所要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了。所以,直到今天,在西方国家中,澳洲的社会福利都是最好之一,政府对人民的照顾是全方位的,因为这是有历史传统的。

如果说,美国人天然地不相信政府,有反政府的传统,因为他们是“五月花号”的后代,澳洲人则相反,他们不仅信任政府,还有依赖政府、享受政府照顾的习惯。一个国家的性格就是这样形成的。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渊源,澳洲与英国王室的关系一直很好。1900年,六个殖民地提出要成立邦,很快就得到维多利亚女王的批准。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直到今天,与王室的关系也没有大的变化。

长期以来,生活在这块遥远的南方大陆上的盎格鲁撒克逊后裔,以英国为祖国,以女王的子民而骄傲。澳洲的国歌,是《天佑女王》,直到1984年,才改为《前进,澳大利亚》。现在,有王室成员的场合,依然演奏《天佑女王》。

伊丽莎白女王二世,自1952年登基以来,就是澳大利亚的女王和国家元首,同时还是另外15个英联邦国家的女王和国家元首,如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牙买加和格林纳达。

女王曾15次访问澳洲,深受人民爱戴。今天的澳大利亚,在5元的纸币上、邮票上、政府的建筑物上,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女王奶奶慈祥的笑容。

女王委任总督管理这片土地。联邦总督由联邦总理推荐,女王任命;各州的总督则由州长推荐,女王任命。不过,作为女王的代表,联邦总督又可以炒掉总理,各州总督也可以炒掉州长。历史上,这种事情只发生过一次。1975年,和中国建交的工党总理惠特拉姆,因为失去了议会多数,便被总督突然炒掉,换了自由党的弗雷泽为总理。

女王是联邦议会的重要部分,和参众两院一起,构成议会的三足。作为女王的代表,总督根据总理的建议,宣布解散议会,举行大选,大选过后,召开新的一届议会。总督虽然不参加议会辩论,也不参与立法的过程,议会通过的所有法律,都要由总督签署,方能生效。总督可以否决,或延迟批准某一法律,也可将某一法律交由女王“亲自裁决”。

作为国家元首,总督在大选后任命总理,根据总理的提名,任命部长;根据部长的提名,任命法官和驻外大使。作为三军统帅,代表女王接受三军将士的效忠宣誓。不过,总督并不参与指挥任何军队,只是根据国防部长的建议,履行一些仪式性的职责。

女王还是正义的源泉,法律的化身。故此,女王可以在审判前、判决后,或者审判的过程中,赦免某人的罪。

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看到王室的影子。比如,你买了房子,买了地,便拥有永久产权。不过,产权的过户,或者说“地契”的转移,是件麻烦的事,要追溯到第一个分得或购买了这块王室土地的人。有时,因为年代久远,或这块土地多次转手,文件就会很厚,名单就会很长,因为所有曾经拥有过这块土地的人都要一一列出来。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君主制度。

从联邦成立的时候起,共和运动就如影随形。他们认为,澳大利亚应放弃英国王室,选一个自己人出任国家元首,这样,“既符合现代民主的制度,又能更好地代表澳大利亚的利益和价值观”。一些英联邦国家,如印度、南非、马来西亚,就是这样。

不过,整个20世纪,共和的声音不是很大。直到1990年代后,共和运动才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是因为,澳大利亚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与英国的传统贸易,逐渐被亚洲邻国取代;再说,大英帝国的光环也不再像过去那么辉煌。

“二战”之前,英国一直是澳大利亚主要的贸易伙伴。对英贸易,是第二名对美贸易的五倍多。除了美国,澳洲的贸易伙伴都是欧洲国家,或英联邦成员。这说明与英国的关系密切,也说明“白澳政策”对澳大利亚外交外贸的影响。

今年,2019年,澳洲的贸易伙伴中,中国居第一位,占了澳洲出口的30%,英国居第14位,只占澳洲外贸的1.4%。澳洲的主要贸易伙伴,除了英美,都是亚太国家。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贸易关系的变化,英国的重要性大不如前,关系就有点疏远,于是,很多澳洲人就想改变与王室的关系。前总理基廷就表示,希望借联邦一百周年之际,也就是2001年的时候,成立共和国,选一个“真正的”澳大利亚总统。经过几番努力,就是1999年11月6日举行的全民公决。

这次全民公决,有两个问题:第一,澳大利亚是否应该成为共和国,有一个议会多数选出的总统;第二,澳大利亚宪法是否应该加个前言。

第二个问题可有可无,是否加个前言,对宪法的内容影响不大。第一个问题,是全民公决的主要问题。很多选民认为,澳大利亚应该放弃英国王室,成为一个共和的国家,选一个“自己人”做国家元首。可是,如何选这个元首,却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应该由选民直接选;有人认为,可以交由议会多数决定;还有人认为,应该成立一个独立的委员会,由这个委员会选举。

目前来说,共和运动还在继续,还吸引很多人,不过,英国女王依然是澳洲女王,王室的影子依然荫庇这块南方大陆。

为什么很多澳洲人依然喜欢女王呢?这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不少人很留恋过去的荣耀,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让他们感到自豪。女王也让他们有归属感。现在的王室,虽然只是一个形式,如果你了解澳洲的历史,试想一下被流放到天涯海角的感受,这个形式就更重要了。

也有些人的态度是,虽然王室不能给澳洲带来什么好处,也没有坏处。既然如此,又何必兴师动众去改它?这种得过且过的态度,有点像是英文说的,”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 it”.

第三,就是女王的个人魅力了,这也是很多澳洲人接受女王的重要原因。自26岁登基以来,伊丽莎白女王有过14任英国首相,15任澳洲总理,其优雅和魅力,有增无减。更重要的是,女王遇到过很多的事情,无论大小,处理都很得体。这一点,也让人佩服,

不过,可以想见,女王的魅力不会永在。将来某一天,女王不在了,澳大利亚就会认真考虑君主制了,是继续要英国王室,还是选一个自己人做国家元首。

到那个时候,英国王室的影子,在这块南方大陆上,不会完全消失,会更多地成为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3-11-2019 03:22:36 | 只看该作者
澳洲观察之八 白澳政策
发表于 2019 年 10 月 21 日 由 刘路新       

刘路新

查遍澳洲法律,也没有“白澳政策”的条文。翻阅澳洲历史,你会发现,这个现代国家走过的每一步,“白澳政策”都如影随形,无处不在,不仅影响政府的行为,也影响社会的心态。

简单地说,“白澳政策”不是指某一项具体的立法,而是指一系列的政府政策和作为,旨在限制有色人种,主要是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移民澳洲,从1850年代到1970年代,延续了一百多年的时间。

“白澳政策”是逐渐形成的,由歧视华人开始,再过渡到其他有色人种。

1851年,澳大利亚也发现了金矿,继美国旧金山后,称为“新金山”。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世界,引来了各地想发财的人,其中,有很多是来自中国南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民。

这一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在广西金田起义,整个中国南部,一片大乱。很多人为逃离战火,更为了发财的梦想,漂洋过海,来到这块南方大陆。

短短几年时间,便有四万华工涌入澳洲。华人“金山客”形象特殊,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自成一群,不与其他族群来往;男多女少,在维州中部的班迪哥金矿,有5367名华工,却只有一名华人妇女。

不过,澳洲大多是冲击型金矿,很适合华人。他们多来自一个县,一个村庄,甚至同一宗族。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担水,有的筛沙,有的在营地做饭。早出晚归,星期天也不休息。即使是在别人放弃的矿区,往往也能淘到金子。

这引起其他人群的不满,在一些地方,发生了排华骚乱。最先立法限制华人移民的,是维多利亚议会。1855年,该议会通过法律,要求所有抵岸的货轮,每10吨货物才可带一名华人上岸。而且,上岸后,要交10磅的人头税。

这是澳洲大陆第一个排华法案,随后,其他殖民地,如新南威尔士和南澳,也陆续出台限制华人移民的条例。

淘金热过后,很多华人回归故里,一些运气不好、没有发财的华人,便留了下来,他们当中,有的去了塔斯马尼亚的锡矿,有的转去种菜,有的去做家具。

对华人的歧视并没有停止。在昆士兰州,华人种菜也要通过英文测试,不然,就是非法。在维多利亚州,华人做的家具,需要盖上“华人劳工制造”的印章,以提醒顾客不要购买。

为了更严地限制华人和有色人种的进入,六个殖民地商定成立澳大利亚联邦。联邦成立后,通过的第一项法律,便是《移民限制条例》。第一任联邦总理巴顿在议会辩论时说:“人人平等,不是说英国人和中国人就应该平等”。
起草这一法律的联邦检察长迪肯,后来是第二任总理,他认为,对澳大利亚来说,日本人和中国人都是威胁,“不是因为他们的劣根性,而是因为他们的优良品质。他们精力充沛,忍辱负重,敢于接受挑战,对生活没有奢求,所有这些,都使他们极具竞争力,对我们非常危险”。
《移民限制条例》获得多数议员的支持,奠定了“白澳政策”的基础。至此,经许多人、历许多年努力的白澳政策终告完成。
《条例》规定,入境澳洲者必须听写50个欧洲文字,通过后方可进入。入境后,一年之内,需随时准备测验,失败者仍可递解出境。后来,主要是在日本政府的压力下,将听写的“欧洲文字”改为“指定文字”。
关于语言测试的真实动机,可以从1903年外交部秘书亨特写给一位海关官员的信中发现。该信坦率地说:“主考官在安排考试前就应相信,考试的人是不会及格的。如果英语考试及格,就安排他不懂的其他语言去考他。总而言之,让应试者通过是不明智的”。
白澳政策又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其后通过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就是证明。1903年,第一部《国籍法》规定,亚洲移民、土著人,非洲和太平洋岛国移民,均不得加入澳洲国籍。1948年修订的国籍法重申了这一规定。同时,政府还对商人,学生,技术工人,家属团聚等作了详尽的法律规定。
白澳政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在澳华人逐年减少。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时,全澳约有3万多华人。到了1950年代中期,还只有几千人。
华人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白澳政策针对所有的有色人种。在通过《移民限制条例》后,联邦议会还通过了《太平洋岛屿劳工法案》,该法案主要针对在昆士兰甘蔗园工作的1万多名来自太平洋岛屿的劳工。除1500多名获准居留外,其余均遭遣返。
用联邦总理科廷的话说:“当年,大英帝国的子民,来到这块南方大陆,建立了前哨基地。将来,这个国家,要永远是他们后代的和平的家园”。
白澳政策的废除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基于多种因素。
两次“世界大战”后,澳洲发生劳动力短缺。如果再有战争,兵源就会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二战”后,澳洲与英国的贸易大幅减少,与亚太地区的贸易逐渐增多。与此同时,来自国内各方面的压力也促使政府逐步放弃白澳政策。
1958年,联邦政府颁布新的移民法,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语言测验条例》,同时,允许非白人移民在澳居留15年后申请入籍,并开始吸收技术移民。1966年,再次修订移民法,将非欧洲移民的入籍期限由15年缩短至5年。更重要的,此项法令开始强调移民澳洲的客观标准,比如年龄和技术类别,以减少人为因素和主观色彩。
1975年,惠特拉姆政府颁布《种族歧视法》,正式宣布白澳政策寿终正寝。该法说,所有移民一律平等,不得以肤色,种族或地区等因素歧视任何人。1979年再次修订的移民法采取打分制度,为后来多种法规提供了基本框架。
联邦政府开始推行多元文化政策,鼓励移民社区保留自己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在政府机构,在教育,科研,传媒领域,也陆续实行多元文化政策。
2018年,澳大利亚有2500万人口,29%的出生在海外。在当年增加的44万人中,62%的是来自海外的移民。最新人口普查发现,有将近一半的澳洲人,或是自己出生在海外,或者父母一方出生在海外,分别来自100多个国家。现在,澳洲人在家只说英语的逐年减少,除了英语,人们还说100多种不同的语言,大多是祖籍国的语言。
经过多年努力,多元文化深入人心,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可以说,在西方世界,澳大利亚是实行多元文化移民政策最为成功的国家。
不过,延续了一百多年的白澳政策,并未完全消失。
1996年,右翼的韩珊(Pauline Hanson)当选联邦议员,在处女演说中,她不仅攻击土著人滥领社会福利,还认为,应该停止亚洲移民,因为在她看来,“澳大利亚快要被亚洲人淹没了”。在其不断起伏的政治生涯中,这位极右翼政客,不仅反对亚洲移民,反对照顾土著居民,也反对穆斯林和非洲移民。她领导的“一族党”,在澳洲,还得到不少人的同情和支持。
这似乎是个世界趋势。最近几年,从美国到欧洲,再到澳洲,很多地方出现了新的一波反移民浪潮。“白澳政策”会不会死灰复燃,很成功、却也很脆弱的多元文化政策,能否坚持下去,这是目前很多澳洲人关心的问题。
最近,一项对新州和维州4600名中小学生的研究发现,在5-9年级的学生中,非英裔、非欧裔的学生,有40%的曾经遇到种族歧视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也说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白澳政策”取消了,“白澳”行为还在。公开的种族歧视违法了,私下的种族歧视还在。
要建立一个种族和谐的多元文化社会,还有漫长的路,还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3-11-2019 03:22:57 | 只看该作者
澳洲观察之九 澳大利亚的政府
发表于 2019 年 10 月 21 日 由 刘路新       

刘路新



在这篇短文里,我们先对澳大利亚的政府做个简单的介绍,然后,再做一个简单的评论。

澳大利亚的政府分为三级: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市政府。他们由选民在不同的选举中选出,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各自对自己的选民负责。

联邦一级由三部分组成: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立法是指联邦议会,行政是指总理府或内阁,司法则是以最高法院为代表。

议会制定或修改法律,为另外两个部门提供行动的基础和框架。女王和她在澳洲的总督,虽然是议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不参与议会辩论,也不参与法律的制定,而是在议会通过后,签署议会通过的立法,使之生效,成为法律,付诸实施。

联邦议会实行两院制:众议院和参议院。众议院有151名议员,代表选民的利益,选区按人口划分,每个议员所代表的选民数目基本相同。所以,人口稠密的地区,议员就多,人口稀少的地区,议员就少。新南威尔士州有48名,塔斯马尼亚州只有5名。

参议院有76名议员,按州分配,代表各州的利益,无论人口多少,每个州都是12名,首都直辖区(ACT)和北领地(NT)各是2名。

众议员任期三年,参议员任期六年。一般来说,每三年一次的联邦大选,要选举全部的众议员和半数的参议员。当然,如果议会两院被全部解散,这样,大选时就要选出全部的参众两院议员。

澳大利亚实行强制性的投票制度,每个登记在册的选民都要去投票,否则罚款,不仅如此,点票的时候,还有一套相当复杂的计票制度,外人不易明白。

大选过后,众议院占多数的党派组成内阁执政,内阁首长称为“联邦总理 ”。

以总理为首的内阁,作为行政机关,负责执行议会通过的法律法规。内阁成员一般都是参众两院议员,不过,政府对众议院负责,当失去众议院的多数,或被议会提出不信任动议后,内阁就可能解散。

总督是女王的代表,也是国家元首和三军统帅。大选过后,总督根据选举结果任命总理,根据总理提名任命部长,再根据部长的提名任命其他政府职员,如驻外使节。

司法机关包括澳大利亚最高法院及其下属各级法院,如联邦法庭,联邦巡回法庭,行政仲裁庭,等等。法庭依据法律,裁定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联邦成立时,各殖民地让渡了部分权力给联邦政府,如外交、国防、贸易、移民。其他权力均由各州保留,如学校、医院、警察、基础设施建设。有些权力则是分享,如税收。后来,“二战”期间,为了应付战争的开支,税收交由联邦政府统一管理。

各州都有自己的总督、宪法、议会和内阁。也就是说,澳大利亚共有七部宪法,七位总督、和七个议会。各州总督由州长推荐,女王任命。

联邦制度下,每个州都有立法权。各州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在下议院占多数的党派领袖出任州长,组阁执政。这两点和联邦一样。

联邦与州之间,或者各州之间的纠纷,一般交由最高法院裁决。

除了州,还有类似于州一级的领地,主要有北领地、首都直辖区、诺福克岛及其他海外领地。领地一般由联邦政府直接管理。和州相比,领地的独立性较少一些。

地方政府一般称为“市”,在乡下或农村地区,有的称为“郡”或“地区”。据2016年的统计,全国共有547个市政府,

宪法对地方政府没有明确的定义,他们的权力由州政府决定,并监督。州政府可以合并、分拆市政府,也可以停止市政府的工作。

市政府的功能,简单一点,可以用三个“R”来表示:Rates, Roads和Rubbish,也就是说,市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收(地)税,修路和收垃圾。

最初,市政府主要负责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如道路、桥梁、排污。后来,公园的维护、地区图书馆建设、垃圾处理,被列入市政工作。再后来,又包括了旅游、幼儿园、社区养老、环境保护等。

在1990年代,各州对地方政府进行改组,增加了市政府的权力,现在,他们在市政规划、房屋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拥有较大的话语权。

联邦和州一级的政客为全职,市一级的议员多为兼职。除了个别的市长由居民直接选举,如墨尔本市,大多数的市在选举时,先分为不同的选区,选出市议员。市长则由这些议员选出,或是轮流担任。

联邦或州里的选举,选民要去投票站,报上姓名,取得选票,再选出自己喜欢的候选人。市议会的选举,多采取邮寄选票的方式。选民受到选票后,填写好,再邮寄回选举委员会。

在简单介绍了三级政府的结构和权限后,有三点需要特别指出:

首先,各级政府是在不同的选举中产生的。每一级政客所代表的选民人数都不同。一个联邦议员大约代表15万选民,一个州议员代表5万左右选民,而一个市议员代表1万选民。

从选民角度来说,在各级政府,都有代表他的利益的政客。有问题需要解决,去各种政府,都能找到自己选出的政客。

因为三级政府的权限不同,负责的领域不同,人们在选举时,就会有不同的考量,有时,会选择不同的党派。

其次,三级政府是平行的,相互独立的。各级政府之间,市长与州长、或州长与总理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因为他们是由民众分别直选产生的,只对自己的选民负责,不需对上级领导负责。

这一点,和中国不同。换句话说,一个人,能力很强,表现很出色,既不能从市里提拔到州里工作,也不从州里提拔到联邦工作。像火车一样,他们在不同的轨道运行。一个州里的政客,若要参与联邦政治,要先下车,退出州里的政治,换上联邦的站台,才可以。

当然,联邦的政客,也不可以直接去州里搞政治。前总理霍华德,在任职总理11年后,被自己选区的选民抛弃,就此退出政坛。另外一个前总理阿伯特,突然被自己的同僚逼宫,失去总理位子,本来应该退出政坛,可是,三个女儿读书的贷款还没有还清,工作又不好找,也就退到后排,成为自由党的后排议员。

最后,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由政府理事会(The Council of Australian Governments, “COAG”) 负责协调。这是调节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关系的重要平台。一些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项目,如基建、政府机构改革、国家发展规划,就需要协调统一行动。理事会的成员包括联邦总理、州长及地方政府协会的主席等。

当然,同样是联邦制,也有不同。澳洲与美国都是联邦制,美国是合众国,总统是美国人;澳大利亚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是英国女王。虽然如此,澳洲还是从美国学习了不少的东西,这一点,我们另文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3-11-2019 03:23:26 | 只看该作者
澳洲观察之十 幸运的国家
发表于 2019 年 10 月 21 日 由 刘路新       

刘路新





澳大利亚是个“幸运的国家”(lucky country)!最先这样说的,是澳洲作家霍恩(Donald Horne)。他在1964年出版的同名著作中,写到,澳大利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算是二流,还缺乏创造力,还没有雄心壮志。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主要靠运气。



霍恩的意思是,澳洲不像美国,财富是创造的。澳洲的财富,不是从羊背上扒下来的,就是从地下刨出来的,相对来说,得来容易。



后来,人们慢慢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幸运的国家”,说澳大利亚是一块福地。



澳洲的福气,或者说幸运,从欧洲殖民者抵达这块南方大陆时起,好像就没有停过。



定居下来不久,美利奴羊就给他们带来了第一波财富。



菲利普船长的“第一舰队”抵达时,带来了40头羊,到了年底,还剩一头,其它的都成了盘中餐。



澳大利亚的牧羊业之父是麦卡锡船长。1797年,麦船长从西班牙进口了16只美利奴羊,五年后,就成了1000只。再过两年,就出口111公斤羊毛到英国。



十多年后的1820年,澳洲便有10万只羊。又过二十年,更达到1300万只。增长之速,让人咋舌。澳大利亚也就成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所以说,当美国还在从独立战争的废墟上复苏的时候,澳洲已经骑在羊背上,飞奔向前了。



英国的工业革命,特别是发达的纺织业,需要大量羊毛。1831年,澳洲只占英国羊毛市场的8%。十年后,便取代德国成了最大供货商,占据英国市场的53%,因为这个时候,澳洲已经可以年产羊毛200多万公斤。



牧羊业不仅增加了澳洲的财富,还促进了殖民地的扩展。维多利亚州,特别是墨尔本地区的开发,就与此相关。几位塔斯马尼亚的牧场主,为寻找新的牧场,来到这块肥美之地。经过几番争夺,便定居下来。一开始,1836年,只有100多名欧洲殖民者,和他们的26000只羊。10多年后,便有76000人和530万只羊。



如今,澳大利亚依然可以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虽然全国只有2500万人口,却有7000多万只羊,几乎是人均三只。年产羊毛3.4亿公斤,产值30亿元,占世界市场的30%。



澳洲的福气不止在羊背上,更多的,还在地下。



就在牧羊业蓬勃发展的时候,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从此,开始了从地下掘取财富的进程。



羊毛生产很受天气影响,在澳洲这个土地贫瘠、气候变化无常的地方,更是如此。遇到干旱年份,产量就会减少。相比之下,黄金的生产受天气影响较小。更重要的,黄金是现成的硬通货。



从1851年开始的“淘金热”,加速了澳洲GDP的增长,连续多年,每年增长13%。十年时间,人均收入增加一倍多。



1870年,黄金取代羊毛成了最大宗的出口货物。



在给澳洲带来财富的同时,淘金热还有多方面的影响。首先,促进了人口增长。其次,促进了产业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调整。再次,澳大利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开始形成,比如,在此之前的羊毛业,只有少数人受益,淘金热增加了多数人的财富,促进了社会的平等。



淘金热还带来大量移民。短短20年,澳大利亚的人口增加四倍,从43万人到170万人。维多利亚州的人口更增加七倍。墨尔本超过悉尼,也超过美国的芝加哥和旧金山,成为国际大都市。



社会也开始多元化,大批移民不仅来自英伦三岛,欧洲其他国家,还有亚洲各地,特别是中国。



淘金热过后,很多移民居留下来。澳大利亚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们开始迁居城市,城市化带来建设的高潮,城市建设又带来交通网络的形成。而羊毛和黄金给澳洲带来的巨大财富,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广大的土地,为人们的辛勤劳作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很多留下来的华人,就转去从事蔬菜种植,或是家具业。



欧洲殖民者从抵达澳洲开始,无论是什么身份 — 自由人,还是犯人 — 都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到十九世纪结束的时候,从很多方面说,他们的生活水准都是世界最高的。



坦率地说,他们没有经历过苦日子。作为一个现代国家,让他们感到疼痛的,是19世纪末的那次经济危机。



那次危机,增强了六个殖民地的团结,加快了澳洲联邦的步伐。当然,日本在亚洲的崛起,阻止包括华人在内的有色移民的进入,也都是联邦成立的影响因素。



澳洲的幸运还表现在,作为一个现代国家,不是打出来的,而是选出来的;不是诞生在战场,而是孵化于票箱。



联邦之初,要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他们既有英国可供模仿,又有美国可以借鉴。结果,他们既借用了美国的“华盛顿体系”,也借用了英国的“威斯敏斯特体系”,因此,被一些人戏称为“华敏体系”。



三权分立、议会分为上下两院、民选的政府直接对议会负责,这些都学自英国。议会的组成和功能,又学自美国。比如说,众议院代表选民的利益,参议院代表各州的利益。在美国,不管州的大小,人口多少,都是两名参议员。在澳洲,不管州的大小,人口多少,都是12名参议员。在澳大利亚,众议员任期三年,参议员任期六年,每三年一次的选举,要选出全部众议员,和半数的参议员,这一点,也是仿照美国的中期选举。



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后,就连联邦议会的建筑样式,也模仿美国的白宫。



随着联邦的成立,澳大利亚开始登上世界舞台。这样,当然就受世界经济的影响,开始有自己的经济周期。不过,幸运的是,有的时候,金融危机擦身而过,没有很大影响,比如2008年。还有的时候,全球经济衰退,澳大利亚也能感觉到,只是要慢上半拍,恢复却很快,因为有出口和移民的拉动,比如1990年代初。



然后就是最近几十年矿产资源的出口,这是澳大利亚第三波财富浪潮。



如果说,淘金热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过后,很多人留了下来,澳洲社会和经济因此改观,那么,最近几十年,矿产资源的出口同样吸引了大量的海外移民,澳洲社会和经济因此发生的改变也更加显著。



早在1880年代,淘金热刚过去,澳洲就开始了资源的开发:新州断山地区的锌、铅和银,塔斯马尼亚的铜,西澳的铁矿,都是那个时候开始的。



飞跃发生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大量需求,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

澳洲就有了淘金热以来最大的采矿热。这个热潮,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巨大的。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人类发展指数(HDI),过去十多年来,澳大利亚一直居于第二位,仅次于挪威,第三名及以下的排名则经常变化。



铁矿石和煤是最大的出口商品,占澳洲出口的30%。中国是最大的出口市场,占资源出口的31%。中国也是最大的贸易伙伴,超过第二名日本和第三名美国的总和。



2003年以来,铁矿石和煤炭的价格不断攀升,给澳洲带来的财富也就不断增加,目前,这一项收入就占全国GDP的8.5%。



主要因为对华贸易,使澳洲避免了近年的几次经济危机,保持了三十多年经济持续增长的记录。



2008年经济危机要来的时候,新任总理陆克文,给全国人民每人发钱900元,随便你去买什么。



矿产资源出口高峰的时候,在西澳矿区,一名卡车司机的年薪是15万澳元,公司用直升飞机接送员工上下班,每周上四天,休三天。



财富来的容易,就影响整个社会的心态。比如,澳洲从来就没有美国人的自信。淘金时歧视华人,后来歧视其他有色人种,再后来发展成为“白澳政策”,就是因为这种不自信。他们要关起门来,独享上帝赐予的财富。



美国的不同表现在,无论你来自世界的任何角落,一旦到了美国,过些年头,他们就能把你变成美国人。澳洲则不然,目前还没有这种能力,或许,这也是他们推行“多元文化政策”的原因之一。



哪个社会都有歧视,可是,社会歧视在美国,和在澳洲,是不同的。美国人歧视你,是因为你懒,没有创造力,没有拼搏和竞争精神。澳洲人歧视你,是因为你太能干,太有创造力,或者,太有拼搏和竞争精神。



不过,无论怎么说,澳大利亚都是一个幸运的国家,而且,这种幸运,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3-11-2019 03:23:54 | 只看该作者
澳洲观察之十一 谁是澳洲人?
发表于 2019 年 10 月 21 日 由 刘路新       



刘路新



谁是澳洲人?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曾经撕裂澳大利亚的社会,并导致政治的严重对立。



作为一个现代国家,澳大利亚一直在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从孤立和同化土著,到与他们和解;从“白澳政策”,到“多元文化政策”;从限制移民,到开放移民,都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虽困难重重,一波三折,经过长期探索,时至今日,答案似乎已现端倪。虽然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依然不同,总体来说,有趋同的倾向。



澳洲人是土著人。他们是这块土地上最初的居民,在这里生活了六万年以上。十八世纪,欧洲殖民者的到来,打乱了他们的生活,占领他们的土地,屠杀他们的人民。可是,他们的根深深扎在这块红土地中,是这块土地的主人。



欧洲殖民者到来时,这块大陆上共有100多万土著人口,讲250多种不同的语言。今天,2016年的人口普查发现,还有不到80万人,占澳洲人口的3.3%,大多讲英语。在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土著语言中,只有13种不是濒危语种,



可是,他们是这块大陆的原住民,没有他们,澳洲历史的大部分都不存在。



官方也承认他们的地位。由土著艺术家哈罗德•托马斯(Harold Thomas)设计的代表澳洲土著的旗帜,在很多场合,和澳大利亚国旗一起飘扬,它“不仅代表土著人,对于现代国家澳大利亚,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旗帜上方的黑色代表土著居民,下面的红色代表土地,以及他们与红土地的血肉联系,中间的太阳则是生命的赐予者和保护者。



2008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土著运动员弗里曼(Cathy Freeman)获得冠军后,高举澳洲国旗和土著旗帜的镜头,让这面旗帜为更多的人认识。





经常与澳洲国旗一起飞扬的,还有托雷斯岛居民的旗帜,和澳洲土著的旗帜一样,也是代表澳大利亚的官方旗帜。



澳洲人还是来自英国的殖民者。作为一个现代国家,澳大利亚是从他们开始的。



1788年,菲利普船长的“第一舰队”登陆悉尼植物湾时,他们与澳洲土著的差别之大,在当时的世界,任何两组人都无法相比。一是代表了工业革命最先进力量的“帝国主义者”,一是宁静地生活了几万年没有变化的部落居民。



英国文化是现代澳洲多元文化的重要基石。现在的澳大利亚,多数人讲英语,多数人信仰基督教。他们的议会和君主立宪制度,学自英国。对议会负责的威斯敏斯特政府体系,也学自英国。就连对体育的热爱和迷恋,也是盎格鲁撒格逊遗产。



澳洲人更是一波又一波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



澳大利亚是个移民国家。三分之一的澳洲人,或者他们自己,或者他们父母中有一方,出生在海外。每年都有差不多20万的移民,从世界各地,来到这块南方大陆,建立自己新的家园。他们中有技术移民,有难民,有家庭团聚移民,各种各样。



除了土著,多数的澳洲人,都是在过去两百多年里,移民来的。1850年代的淘金热过后,很多人定居下来。两次世界大战过后,澳洲发现,有人很重要。要么增加人口,要么面临生存危机。于是,便从北欧、南欧、东欧,大量接收移民。



最近几十年,融入世界体系后,每年更有成千上万的移民,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甚至附近的太平洋岛屿,定居澳洲。



欧洲一直是移民的主体,澳大利亚差不多70%的人口是英国或其他欧洲移民的后裔。不过,最近几十年,增加最快的,是亚洲移民,占澳洲人口的17%,主要来自中国、印度、菲律宾、越南、韩国和斯里兰卡。



华裔移民的增加,可以用枯燥的人口统计数字为证。因为“白澳政策”,“二战”结束后的1947年,全澳只有6404名华人。“白澳政策”取消的1976年,有19971名华人。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发现,全澳华裔达120多万,占澳洲人口的5.6%。



华人移民中,又以中国大陆来的移民增加最快。自2000年以后,每五年一次的人口普查都发现,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比前一次人口普查增加近50%。



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带着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语言和习俗。它们与土著文化和英美文化一起,生成了现代澳洲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



现在的澳洲,随着移民人口的增加,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人们不再仅仅从外表判断谁是澳洲人,而是越来越从价值观来定义澳洲精神和澳洲人。



澳洲精神是什么?澳洲的价值观又有哪些?



简单地说,尊重个人自由,维护个人尊严,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法制,议会民主,人与人平等,宽容,公正,关心弱势群体和社区事务,等等,我们可以列出很多。



比如说,人与人的平等,应该是不分种族,不分宗教和移民背景,每个人都有均等的机会。再具体一点儿,英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连接澳洲社会最重要的纽带,却不是法律规定的官方语言。移民可以讲英语,也可以讲自己的语言,即使在正式场合,也是如此。



社会活动家皮尔森说,澳大利亚的历史,有三个重要时刻:一是65000年前,第一批居民越过托雷斯岛大陆架,来到这块土地定居;二是1788年1月26日,“第一舰队”抵达悉尼;三是取消“白澳政策”,开始接收世界各地的移民。“这三点,是澳大利亚国家认同和国家意识的主线”。



关于国家和族群意识的演变,我们可以斯坦•格兰特(Stan Grant)的故事为例。



在澳洲家喻户晓的格兰特,是ABC电视台的主持人、时政分析家,是格里菲斯大学的教授,还曾是美国CNN驻中东、香港和北京的记者。



格兰特的父亲是纽省中部维拉都里(Wiradjuri)部落的长老,母亲贝蒂是白种人。这个家族可以追溯到1810年抵澳的爱尔兰犯人约翰•格兰特。两百多年来,白人和土著异族通婚在这个家庭很常见。格兰特的祖母、母亲和妻子都是白人。



混血的格兰特在身份和文化认同方面,曾经有过痛苦的挣扎。谈到对自己土著身份的认识的转变,他说,小时候,因为耻于自己的肤色,曾努力去刮自己的 皮肤,希望能变成白色。因为自己的土著身份和肤色曾经受过侮辱,开始逃学,也曾经把自己的父亲藏起来,避免白人朋友看到。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格兰特开始认同自己的土著身份,并对一些人想同化土著的做法,表示怀疑。



他认为,土著文化是土著人现代意识的基石,现在,这种文化已经改变,被商品化。



他认为,澳洲殖民的历史要从两方面来看:土著人的经历和非土著人的经历。举例来说,欧洲白种人在殖民蓝山地区后,紧跟着进来的,就是一批欧洲传教士。



格兰特对自己身份认同的变化,可以从他最近几年出的几本书的书名看出:《陌生人的眼泪》(2002),《对话我的祖国》(2016),《澳洲国庆》(2019),还有即将出版的《说认同》(2019)。



这种身份认同的变化,以及伴随的痛苦的挣扎,可以在很多澳洲人的身上看到,无论是白种人、土著人,还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新老移民。



简单地说,格兰特认为,历史是回不去的,要正视现实。历史是多维的,任何单方面的解说,可能都是片面的。一句话,人不能生活在历史中,不能活在昨天,而要生活在现实中,要活在今天。



他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我已将过去置于身后”。



格兰特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谁是澳洲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3-11-2019 03:24:15 | 只看该作者
澳洲观察之十二 想改变中国的莫里循
发表于 2019 年 10 月 21 日 由 刘路新       

刘路新



三百年来,中国一直在变。开门还是关门,融入世界还是闭关锁国。在这个一波三折的现代化的过程中,有几位澳洲人特别引人注目,他们想影响中国,改变中国,希望中国现代化,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

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在很长一个时期,叫做“莫理循大街”,这是袁世凯总统专门为他的顾问而改的。

出生在墨尔本的莫理循,少年时就是一位探险家。1894年,他从上海出发,沿长江而上,经过一百多天,行走一万多里,到达缅甸。第二年,在英国出版了《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

这本书给莫理循带来很高声誉,因为此书,英国的《泰晤士报》任命他为驻北京记者。1897年3月上任后,莫氏的第一个采访任务,就是赴中国东北调查俄国和日本的动向。这是一次历时几个月、行程数千里的调查,他在随后的报道中说,俄国人想修一条吉林到旅顺的铁路,日本不会同意。所以,在中国的满洲,日俄之间必有一战。

莫理循还最先报道了俄国给中国的最后通牒,要修一条直达旅顺的铁路。这篇报道引来各国压力,最后,俄国不得不改变战略。1904年,日俄在中国东北爆发战争,目的是为了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控制权。虚弱的清朝政府被迫中立,并为双方划出一块交战区。莫里循认定,这将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

1900年,义和团围困东交民巷时,莫里循实际成了各国使团的指挥官,指挥着临时拼凑起来的各国联军抵抗义和团的进攻。6月13日,他带领20名英军,开到南唐教会,解救被围困的100多名教民,并把他们安置在肃王府。第二天,又带领20英兵,10名美军和5名日本士兵,开到奥地利使馆附近的寺庙,解救出数十名教徒。

被困55天后,莫理循身负重伤,一度谣传被击毙。为此,《泰晤士报》还刊发了悼念文章,对莫氏大加赞赏。

辛亥革命后,莫理循站在革命者一边。当他的同胞、另一位澳洲人端纳在替刚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起草《共和政府宣言》时,莫氏正在北京周旋,协助商谈清帝逊位的条件和待遇。袁世凯很慷慨,答应说,清室退位后,每年给五百万两岁用,莫氏则认为,一百万两足矣。最后,《清室优待条件》定为四百万两。

1912年,莫理循从《泰晤士报》辞职,成为袁世凯总统的政治顾问,年薪4千镑,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440万英镑,或者是570万美元。虽然没有办公室,意见又常不被采纳,却一直“顾问”到第四任总统徐世昌。

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从日本返回中国,以“回任所拜见大总统”为由,绕过外交部长陆征祥,要求与袁世凯总统直接密谈。会见中,日置益向袁提出了二十一条要求,并用手中的拐杖敲打着总统的桌子,要中国绝对保密,尽快同意。

袁世凯看过文件,彻夜未眠。他决定,一边采取拖延战术,与日方周旋,同时,将部分内容外泄,希望获得英美支持,抗衡日本。作为政治顾问的莫里循,便想到了自己的澳洲同乡、时任《泰晤士报》记者的端纳。

很快地,端纳便到访莫里循的住处(当时是莫里循大街100号,现为王府井大街271号)。简短的寒暄过后,莫里循故意理了一下桌上的几张纸,说:“对不起,伙计,我要去一下书房”,然后就离开了。端纳心领神会,趁佣人添茶的机会,卷起那几张纸,装进怀里。

不一会儿,莫里循返回,说:“抱歉,伙计,让你久等了”。端纳则答道:“不客气!我还有事,告辞了!”

很快地,《泰晤士报》就发表了“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引起英美等国的关注。主要是在英美的压力下,日本放弃了部分要求,特别是第五项,要求中国政府聘请日本人做军事和财政顾问,日本负责培训中国的警察,等等。

“一战”爆发后,中国政府一开始宣布中立,莫理循则极力主张参战。他认为,参战能让中国在战后的和平会议上占一席位,能抵御日本可能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实际上,日俄两国一直都在觊觎中国领土,中国需要和英法等国搞好关系,牵制日俄。

莫氏认为,协约国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作为胜利的一方,中国就有权要回德国占领的山东半岛,可以没收德国在华资产,可以占领德国在天津和汉口的租界,而首先要做的,是要断绝与德国的外交关系。

同时,他还认为,参战可以唤醒中国的民族意识,获得盟国协助,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

他同时劝说英、法、俄国的驻华公使,希望他们邀请中国参战。黎元洪任总统后,又请假两个月,到东京私下会晤日本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后来的日本驻华公使林权助也希望中国参战。

可以说,中国参加“一战”,莫理循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正因为如此,战争结束后,1919年,莫理循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的顾问,参加巴黎和会。会上,他为中国的利益据理力争,特别是从德国手里收回山东半岛的问题。无奈,此时的莫氏身体状况迅速恶化,不得不辞职前往英国治病。一年后,1920年5月30日,在英国的德文郡病逝,时年58岁。

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莫理循对中国内政和外交的影响,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几乎每次重大事件,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他的交往对象,既有西方使节,也有中国政客;既有显要人物,也有普通百姓;既有革命党,也有保皇派。

很长一个时期,一些西方国家,特别是英、美、法,都是依据他在《泰晤士报》上的报道制定对华政策。

新到北京的外国人,如果不知去哪里,黄包车夫就会送到莫里循家,因为他们认为,所有来北京的“鬼子”,都是来找莫里循的。

莫氏也曾雄心勃勃,希望改变中国,帮助中国现代化,把中国拉入世界大家庭。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雄心,慢慢被时光消磨掉了。

1895年,莫里循在出版《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的时候,只有33岁。在这之前,他沿长江而上,或步行,或坐船,或骑驴,游历了半个中国,以为自己对中国很了解。

书中,他对中国人的热情、善良、敦厚,赞赏有加。对各国的在华传教士,也多有评论。一方面,赞赏他们的人品和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对他们传教的成绩,则多有贬损。书中提到,很多西方传教士,在华辛苦半生,也没有几个中国人受洗,皈依基督。

从那本书开始,莫里循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中国生涯,并进一步成为“中国的莫里循”,或者如另外一些人称谓的,“北京的莫里循”。

从记者到中华民国总统的政治顾问,几十年时间,他不断努力。在这一过程中,他也发现,改变中国,和改变中国人,同样困难。

或许,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他才真正理解自己年轻时曾经尖刻批评过的那些西方传教士们。

莫氏感慨到,作为顾问,自己只拿钱,只是花瓶,不起作用。他想帮助中国,可是,中国不接受他的建议。

最终,他不得不放弃。

晚年的莫里循,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因病离开巴黎和会,回到伦敦后,他有很多时间思考自己在中国的经历。

关于中国,他说,虽然历经中英、中法、中日多场战争,可是,这个国家没有从战争中学到任何东西。持续的内斗、不断的转向、缺乏治国方略,都使得中国无所成就,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关于中国人,他发现,很多的国人不修边幅,不担责任,不爱国,没有纪律,罔顾事实,一盘散沙。。。

莫里循在中国的经历,以及他的这些看法,与他的同胞、另一位对近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澳洲人端纳,可以说不谋而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3-11-2019 03:24:35 | 只看该作者
澳洲观察之十三 上海的四大百货公司
发表于 2019 年 10 月 26 日 由 刘路新       

刘路新

一百年前,你去上海的时候,无论坐船,还是搭火车,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南京路上四大公司楼顶那冲天的光柱,和闪烁的霓虹灯。

二十世纪的上半叶,四大公司代表着上海,也代表着中国的最新潮流。朋友聚会的时候,如果有人告诉你,她的衣服是从“公司”买来的,一定是时髦的,有品位的。

在很多方面,它们开中国现代百货业的先河,是现代商业的翘楚。

四大公司代表的消费文化,把新时代,也把世界,具体地呈现在你的面前。什么是摩登时代?就是男女平等,就是广告上的摩登女郎,和站在你面前、微笑着为你服务的女店员。什么是世界?就是展现在你面前的“全球货品”。总之,由新文化运动引发的民主与科学,以及各种现代思潮,在四大公司,就具体地表现为时髦的服装、广告女郎、理想的家居布置、以及各种各样的香水和化妆品。

最先成立的是先施公司,1914年出现在南京路和浙江路口。四年后,永安公司出现,与先施隔路相望,然后是“新新公司”和“大新公司”。透明是上海滩十里洋场的缩影,是购物和欢乐的天堂。

公司的取名也有意思。“先施”取自英文的Sincere一词,童叟无欺,同时对应《四书•中庸》篇:“经营之道,比先以诚施于人,而取信于人”。永安取“永保安宁”之意。新新公司的名字取自《四书•大学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当时,去这种地方逛,你会发现很多“需要”的东西,还会发现更多“想要”的东西,女士尤其如此。走进先施宽敞的店堂,琳琅满目的商品,是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优质时尚货品。永安的高档路线,更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新新公司以销售国货为主。大新的开业广告则说,自己不仅“推销中华国产”,还“选办环球物品”。

永安大楼巴洛克式的设计风格,还有商品的陈列,以及店铺的经营管理,都模仿澳大利亚最大的百货公司霍登,它还是中国第一家安装日光灯管的商店。新新则是中国第一家安装冷气的商店,楼顶上四壁皆为玻璃墙的“玻璃电台”,是第一座中国人自设的广播电台,不仅播放唱片,还转播顶层花园的戏曲和游戏节目。大新公司安装了中国第一部电梯,每小时吸引四千人次,顾客凭券入场,既可观光,又能购物。

除了硬件,先施还是中国首家有女营业员的商店,商品不二价,给顾客购物开收据,以便调换。他们还最先采用西方的会计制度,和现代商业的信用制度。国内人士的信用卡,每年端午、中秋和春节各结账一次。西方人士的信用卡,每月结账一次。如果你工作稳定,有信用,尽可凭卡取货,到期付款。

除了百货业,各家还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拓展新的竞争领域。先施公司设有旅店、酒楼和乐园。设在顶层的先施乐园,既有西洋的电影歌舞,也有传统的大鼓说书、京剧相声。节目众多,不断翻新。客人只需一张门票,便可随意欣赏,流连终日。
永安公司设有大东旅社、大东酒楼和天韵游乐场。旗下的永安纱厂,不仅规模宏大,在上海郊区有五个分厂,还是中国第一家染色和印花的纱厂,成为民族工业的代表。除此之外,还涉足地产、银行、保险等领域。

新新公司则有旅馆、酒楼、剧场,以及保险和储蓄业务,其属下的新新实业公司则有新大银行、奇美服装厂和福安卷烟厂。
“四大公司”的创办人,这些在上海滩如鱼得水的人物,都是澳洲华侨。再往前说,他们都来自广东的香山县,现在是中山市。先施的马应彪,永安的郭氏兄弟,新新的黄焕南、刘锡基和李敏周,以及大新的蔡昌兄弟,都是香山县人氏。
他们从广东到香港,再去澳洲,赤手空拳,经过几年闯荡,略有积蓄,便一起结伴回国发展。

马英彪到澳洲时,只有17岁,先在菜园打工,然后经营菜园,然后经营“永生果栏”。永安的郭乐,也是17岁到澳洲,在堂兄郭标的帮助下,先后做过佣工、店员、小贩,后来从事水果生意。郭氏兄弟几个,分工合作,有的在斐济种植水果,有的运输,有的在悉尼批发,还有人从事水果加工。

在澳洲的经历,让他们大开眼界。同时,他们又心系祖国。先施公司的创始人马英彪说,华人商业要国际化,要现代化,要提高竞争能力,这样,中国就会强大,国家的振兴就指日可待。

他们希望证明,爱国不只是说说而已,还可以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

马应彪就曾襄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辛亥过后,孙中山又邀请郭氏兄弟回国效力,在上海开办永安公司。

四大公司的成功,不仅是几位领头人物的努力,他们的背后,是澳洲华人社区,是澳洲华人对祖国的支持。

1900年,马英彪回香港创办第一间华资百货公司时,带的25000港元,就是澳洲华侨筹集的。“新新公司”成立时,刘锡基坐镇上海筹备,李敏周返回澳洲招股。短短几个月,就募得所需资金三分之一的股份,相当于今天的数千万澳元。

翻开澳洲当时的中文报纸,无论在悉尼,还是墨尔本,都会发现大大小小的招股广告。在当时的澳洲华人社区,似乎有这么一个共识:有胆有识的精英分子在前带路,无力做大生意的芸芸众生,则愿意掏钱入股。这样,既可帮助乡党,又能有所收益,分得一杯羹。彼此之间,凭的就是“信任”二字。

不过,形势总是比人强。

到了50年代,先施公司先是歇业,后来大楼被充公,分别由上海时装公司、东亚饭店和黄浦区文化馆使用,现在是“上海时装商店”。新新公司成了上海市第一食品公司,大新公司则成了上海第一百货商店。

永安公司的经历更加传奇。因为在美国注册,49年后,公司得以收缩,撤至香港。1956年,上海永安被公私合营,更名为“东方红百货商店”,后来,又更名为“上海第十百货”,1988年,再更名为“华联商厦”,永安新厦则改为“华侨商店”。2005年,华联商厦希望改用过去的名字“永安”。可是,此“永安”与香港正统的彼“永安“再没有任何关系。香港永安继续使用Wing On,上海永安则使用汉语拼音的“Yongan”,很多公私合营后的国企都这么做。

绕了一圈,历史又回到了原点。

当然,历史也有开始的地方。

邓小平刚刚启动“改革开放”的时候,阻力挺大,因为人们对中共从政治转向经济的决心,持怀疑和观望态度。最先回去投资的,就是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初期,占外资企业总数的70%以上。接着进入中国的是日本公司,然后是西方的企业。
对中国这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是最先吃螃蟹的人。不只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直到现在,依然是外资的主要部分。他们的贡献,不只在经济领域,还表现在其他方面。

每次经过上海,如果时间允许,我都会去南京东路,去看看这几栋澳洲老华侨留下的老建筑。

对于半生生活在澳洲的我,似乎很亲切,偶尔也感到与有荣焉,那些创造了这些辉煌的,竟然是澳洲来的同乡?!

早几天,又去上海,又到南京东路,苍茫的暮色中,望着这曾经辉煌过的这几栋大楼,不禁想,那曾经的繁华,就像这西天的云霞,一阵风吹过,便烟消云散。当繁华落尽,曲终人散去,所只留下的,就只有这几个凝固的音符。

或许,这就是难料的世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3-11-2019 03:25:04 | 只看该作者
澳洲观察之十四 由华人的历史想到的。。。
发表于 2019 年 11 月 01 日 由 刘路新       

刘路新

华人的历史是澳洲史上一个独特的章节,而且,也和澳洲史一样,很短,很简单。

有学者说,在库克船长发现澳洲大陆之前,华人就与澳洲北部的土著人有过接触,从事海参交易。还有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所率船队曾经登陆澳洲北部,并留下遗迹。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考古资料来证明。

有记录的、第一个到澳洲的中国人,是1818年的麦世英,距今已有200年的时间。整个19世纪上半叶,赴澳华人也就3千左右。他们大多来自福建,属于契约劳工,在农场牧羊,或是在欧洲人的家里做佣工。当时,英国往澳洲运送囚犯的船只,在返回英国途中,会经过中国,顺便做些茶叶生意,也会带上一些契约劳工。

1851年,澳洲发现金矿。很多的广东人,带着发财的梦想,从香港上船,经过三个月的海上颠簸,来到墨尔本。短短几年时间,就有4万多中国人进入澳洲。继美国的“旧金山”后,这是一座“新金山”。

华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种族歧视。在金矿区,多次发生针对华人的骚乱。政府便开始立法,限制华人入境,开征人头税。同时,让华人集中居住,派专人管理,由华人付费。有些地方,后来就成了在的唐人街。

十多年后,淘金热潮过去,发了财的便打道回府,回去买地、建房子、娶老婆。还有人留了下来,或是转去其他的矿区,继续追逐发财梦;或是进入城市,开店铺,做家具、洗衣服;还有的在郊区种菜,这是他们来澳之前的老本行,然后卖菜进城。

为了把华人和其他的有色人种拒之门外,1900年,澳洲大陆的六个殖民地联合起来,成立了澳大利亚联邦。

这个时候,全澳还有不到3万华人。接着实行的“白澳政策”,使得华人人数持续下降。到“二战”以后,1947年的人口普查发现,全澳只有4858华人,其中,男4329人,女529人,而且,大多都是本地出生的第二或第三代。

要到1973年,“白澳政策”取消后,才有一波又一波的华人移民澳洲。

第一波是越南和柬埔寨难民。1975年,北越占领南越,红色高棉占领金边,随后几年,便出现大量的越柬难民,其中,多数是华人,他们被赶到公海之上,再被国际难民组织安置到马来西亚、香港等地的难民营。这次长达数年的难民危机中,澳大利亚接收了最多的难民。

接下来,是80年代中国大陆来的语言生。国门咋开,很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大约有四万多中国学生,年龄各异,来到澳洲,学习英语,后来,因为89年发生的那件事,就居留下来。

香港在1997年回归之前,有些人对未来没有把握,也有一个移民潮,有不少人来了澳洲。他们把家安在悉尼或墨尔本,生意留在香港,自己做“空中飞人”,来回地飞。过些年,有些又举家迁回了香港。

然后是90年代大陆来的留学生。有中学生,也有大学生;有的先读中学,再读大学,有的直接修读大学或研究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政府官员,私营业主,也有中产家庭。毕业后,有些人就留了下来。

2000年后,中国大陆来澳移民迅速增加,主要是技术人才和商业移民。

与此同时,在过去三十年左右的时间,还有很多其他各地来的华人移民,从韩国、台湾、印尼、马来西亚、甚至美洲和欧洲,移民澳洲。

这样,澳洲华裔的人数增加很快。从1986年的20万人,到2006年的60万人,再到2016年的120万人,成倍增长。

随着人数的增加,华人社区各方面都发生很大变化:国语取代粤语和客家话,成为华社的主要语言。中文学校、中文媒体、各种各样的社团,都有增加。有些人做起了针对华人新移民的生意,比如旅行社,房地产,换汇,投资,等等。

更明显的,是两国间的来往更加频繁。1990年代初,每周来往中国的班机,全澳洲只有两班。现在,单是墨尔本飞往中国班机,每天都有几十个航班。

读澳洲华人的历史,了解华社的现状,就有一些想法。

从历史和文化传统上来说,中国人最安土重迁。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块南方大陆?难道只是经济因素?只为了挣钱?显然不是。华人移居海外,更多的因素,似乎是安全的考虑。历史上几次主要的移民潮,都说明这个问题。清末民初的社会动荡,日本侵华时期,都是往海外移民较多的时期。香港回归之前,以及最近几年中国大陆来的商业投资移民,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这个问题。中国人的吃苦耐劳,无人能比。他们在哪个地方都能生活,但是,如果不能生存,有安全方面的顾虑,他们就想换个地方。所谓安全,不仅指生命的保障,还有财产的保障,不仅在乎自己,还关乎后代。很多的商业移民,无论来自香港,来自大陆,还是其他地方,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他们移民澳洲,似乎主要是考虑到安全问题。移民后,他们把家安在澳洲,自己在回去挣钱,做生意,做“空中飞人”。

其次,在澳的华人,大多聚族而居。过去,他们住在唐人街,或是附近。现在,在悉尼的Chatswood, Ashfield, Hurstville,在墨尔本的Box Hill, Springvale,仍是如此。随着时间推移,有些华人地理上不住在一起,可是,在心理上和文化上,他们仍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很少与别的族裔打交道。他们用微信交流,交华人朋友,讲中国话。这种现象,到第二、或第三代华人,有所好转,不过,和其他族裔相比,如印度裔,如希腊和意大利裔,华人还是不同。给人的感觉,华人与其他族裔,尤其是与人口比例较大的盎格鲁撒克逊裔,就像是水和油的关系,无法交融,无法像水和奶一样。

第三,很多华人有身份认同的问题。或是因为语言隔阂,或是文化传统不同,或是工作生活关系,有些华人,在身份认同方面,常常纠结。搞不清自己是澳籍华人,华裔澳洲人,还是居澳华人?身份认同的纠结,引发归属感的差异,归属感不同,又会进一步引发忠诚问题。这也是最近一段时间,澳洲媒体和社会上一些人士,时常怀疑华人忠诚度的原因。

从文化传统上,有些华人认为,落叶应该归根。他们认为,无论你住在哪里,持哪个国家的护照,都是中国人。中国有些领导也认为,要团结海外的数千万华人,因为他们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这两种一拍即合的想法,当然就影响到海外的华人社区,影响到他们与居住国的关系。翻一翻历史,看一看华人在东南亚国家的经历,会更清楚这一点,无论在印尼和越南,还是在柬埔寨和马来西亚,华人都有过跌宕起伏的经历。简单地说,华人是在两国的夹缝中求生存,两国关系好的时候,则如鱼得水,两国关系不好时,会首当其冲成为攻击的目标。

目前,海外华人有5000多万,遍布世界各地。最多的是泰国,将近1000万,占泰国人口的14%。最少的罗马尼亚,只有2千人。相对来说,澳洲华人122万,占总人口的5.6%,属于中等水平。可是,就居澳华人来说,近年来,人数迅速增长,又来自不同地区,所以,他们的身份认同,需要较长的时间。他们的社会和政治地位的提高,还要走漫长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3-11-2019 03:2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0-4-2024 11:01 , Processed in 0.038162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