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集:
植物种植的一点实战经验和介绍:
害虫及害虫治理介绍:
原帖由 nil 于 8-10-2011 19:25 发表
不知道为什么,就想起了很多年前这首孟庭苇的歌。大概是因为我家最多的植物就是玫瑰,大概是因为周末是论坛人最少的时候吧——我选择这个时候来开个我在freeoz的第一个主题贴。
以前潜水看贴的时间多,有时多嘴 ...
原帖由 nil 于 8-10-2011 22:04 发表
然后就是隆重推出有些可能已经在报到帖里看过的weeping cherry了。
因为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是秃的,而且还埋在一大堆花花草草里面(后来被我修了),弯弯扭扭的,还竖了三根高高的小辫子,也没觉得它多起眼。
...
原帖由 nil 于 9-10-2011 11:15 发表
继续建设。。。
植物太多了,都不知道先介绍那个。。。
其实我家更多的一种植物,是哪种叫“天竺葵”的玩意。据说有上百种品种和花色。重瓣的,单瓣的。这种植物我印象很深是因为小时候念书的学校里有,曾经掐 ...
原帖由 daxiao 于 9-10-2011 11:30 发表
抓蜗牛史呀,我也差不多,之前是忍,直到它们把我一直期待的君子兰花苞从花茎直接啃断
,忍无可忍。现在抓上瘾了,至少1000多只,连药都不用,直接扔盐袋里或放在蚂蚁洞口
![]()
原帖由 nil 于 9-10-2011 19:07 发表
真哒。我当时就这么感觉的。你看她今年5月底才注册的,到现在就发了三千多贴了。刚来就养蜜蜂酿蜂蜜酒,现在还是斑竹。。。哇咔咔,我一直看着她的帖子淌口水呢。。。![]()
![]()
![]()
原帖由 nil 于 9-10-2011 21:58 发表
Camellia
家里有2棵茶花。
一棵长在半阴的地方,虽然没什么形状,但是叶茂枝多。后来开红色的花,没完没了的开。。。
一棵长在日照超过6小时的地方,也没什么形状,枯枝很多,花苞也一直很小长不大。入冬的 ...
原帖由 nil 于 9-10-2011 21:58 发表
Camellia
家里有2棵茶花。
一棵长在半阴的地方,虽然没什么形状,但是叶茂枝多。后来开红色的花,没完没了的开。。。
一棵长在日照超过6小时的地方,也没什么形状,枯枝很多,花苞也一直很小长不大。入冬的 ...
原帖由 nil 于 10-10-2011 14:22 发表
嘿嘿。Meadow很有创意哇。回头可以试试。
茶花品种很多很多的,有夹色的也很多,你可以网上search一下。我家这两种是最最普通的吧。
不过我觉得花养的健康,开的时候都漂亮。名贵的俺们也养不起,毕竟8 ...
介殼蟲的生長發育經過因種類而異,有些雌雄蟲發育過程並不完全相同,雌蟲沒有蛹期,成蟲亦無翅。
介殼蟲的體皮表面硬化被覆一層硬殼,或有粉狀臘質分泌物,蟲體貼附在植物表面,口器則刺入植物內吸收汁液。
卵生還是胎生要視介殼蟲種類而定,有些種類只能胎生,因此就全是雌蟲。也有部分種類行卵生,需經過交配的過程,因此雌雄兩性都有。不論卵生或胎生,雌蟲長大後均無翅,外形看來與若蟲相似,只是個體比較大,雌蟲直接產卵在身體下方,靠自己的身體保護卵粒。一次可產數十至數百粒卵。雄蟲經過蛹期後成為有翅的成蟲,會飛來與雌蟲交尾。
介殼蟲在植株的葉片、葉鞘、莖,甚或根部均可發生。有些介殼蟲喜好隱蔽的處所,在葉鞘下或葉片摺縫處易大量滋生,只有當蟲數繁殖太多時,才會蔓延至葉片表面或莖部,如桔粉介殼蟲(Planococcus citri)。有些並不具隱蔽性,如褐圓介殼蟲(Chrysomphalus ficus)、咖啡硬介殼蟲(Saissetia coffeae)等,散生在葉背或葉面。
介殼蟲的為害是由其吸食植物汁液所造成,植物在被吸食處會呈現黃白色或黃褐色斑點或暈圈。單獨存在的介殼蟲在葉上的吸食可能造成點點的斑痕,多數群聚在一起的介殼蟲因吸食量大,則使葉片或莖部整塊呈現黑褐色,並呈乾縮現象。介殼蟲以口器刺吸植物組織所造成的傷口,又可能造成病菌感染,使受害株易於罹病。
一.淡薄圓盾介殼蟲
學名:Aspidiotus destructor Signoret
外形特徵:雌介殼圓形扁平,長約1毫米,在介殼的中央部位可清晰見到半透明殼內黃色的蟲體。
淡薄圓盾介殼蟲在桂花葉部的初期為害
淡薄圓盾介殼蟲末期為害徵狀
習性:春季氣候溫暖,寄主植物開始萌發新芽時容易發生。蟲體在葉背棲息,新葉上可見許多小白點,是初齡若蟲,較老葉片上則有蟲體密佈。
寄主:桂花,以及多種針葉樹類。
二.褐圓介殼蟲
學名:Chrysomphalus ficus Ashmead
英名:Florida red scale, Circular black scale
玫瑰枝條佈滿褐圓介殼蟲
褐圓介殼蟲
天堂鳥葉片上的褐圓介殼蟲
外形特徵:雌成蟲介殼直徑約2毫米,圓形,自背方隆起,中心部尖突,呈紅褐色、灰褐色及深褐色輪紋,殼外圍部分顏色較淡。雄介殼比雌介殼小,呈長形,徑約1毫米。殼內蟲體為橙黃色。
習性:若蟲三齡,完成一世代需50-150天,一年可有五個世代。在蟲體的周圍,原本深綠色的葉片上往往因被吸食而出現一圈明顯的黃暈。
寄主:雜食性,為害薔薇葉片或枝條、天堂鳥葉片、蘭花葉片,亦為害柑桔、香蕉、榕樹、松樹等多種樹木。
三.長堅介殼蟲
學名:Coccus longulus (Douglas)
英名:Long brown scale, Long soft scale長堅介殼蟲表皮略透明
外形特徵:雌成蟲橢圓形,體長4-6毫米,自背面中央隆起,表面的介殼為皮膜質,柔軟有彈性,灰黃色至淡褐色,上有深褐色網紋,自外殼可見其頭部的紅色眼點相當明顯。
習性:蟲體聚集在植株枝條、葉背、葉柄等處,數目多時也會在葉片上靠近葉柄處發現蟲體。被害葉部於蟲體周圍出現黃暈,較幼嫩的枝條會萎縮,較老枝條則較不受影響。
寄主:為害薔薇、海棠、朱槿、變葉木、桂花、榕樹。
四.扁堅介殼蟲
學名:Coccus hesperidum Linnaeus
英名:Brown soft scale
扁堅介殼蟲
外形特徵:雌成蟲介殼扁平,長約3-4毫米,橢圓形,黃色或黃褐色。
習性:雌蟲產卵孵化很快,若蟲孵出不久即固定不再移動,蟲體聚集而生。完成一世代在20℃需兩個半月,25℃需一個半月。
寄主:為害薔薇、夜來香、柑桔、龍眼等花木與果樹。
五.蘭白介殼蟲蘭白介殼蟲在嘉得麗亞蘭上最常見
學名:Diaspis boisduvalii Signoret
英名:Orchid scale
外形特徵:雌蟲的介殼圓形,中央淡黃,周緣白色,半透明。雄蟲介殼雪白,兩側平行而成長條狀,背面有三條明顯的隆起線,有白色粉狀臘質分泌物覆蓋體外。
習性:有群棲性,多數蟲體聚集而生,雄蟲群聚後,體表白色臘質分泌物互相混合,狀似棉絮。於假莖靠近根際的叢生處,或葉片具有皺摺處,最易發生,然後蟲體會逐漸向四周的其它部位擴散。
寄主:寄生嘉得麗亞蘭、石槲等,亦為著名溫室害蟲。蘭白介殼蟲雌蟲扁形,雄蟲長條形
六.圍盾介殼蟲
學名:Fiornia fiorniae (Targioni-Tozzett)圍盾介殼蟲
外形特徵:雌介殼長條形,長約1.5毫米,蟲體在前端,介殼黃色,中央有一條縱走的紅褐色隆起,尾端的部份為灰白色。
習性:蟲體存在葉片的正面,或枝條上,溫室內亦經常發生。
寄主:茶花等植物。 圍盾介殼蟲為害茶花
七.黃片介殼蟲
學名:Parlatoria proteus (Curtis)
英名:Cattleya scale, Orchid scale
外形特徵:介殼很薄,略成扇形,長約1.5毫米,前端較尖而突起,淡黃色,尾端較扁平,淡黃白色,殼內蟲體為紫紅色。雄蟲身狹長成長條狀。
習性:在蘭花上雌雄蟲分別形成群落,有時誤以為是兩種害蟲。雌蟲喜寄生在葉背,雄蟲則存在葉面,在葉片靠進中肋處較多,被害處的葉片黃化,群聚於新芽處的蟲體會使芽尖伸展不良。
黃片介殼蟲在茶花葉片很常見
黃片介殼蟲在國蘭上 茶花被害後葉片失去綠色與光澤
寄主:為害茶花,在國蘭上經常發生,蝴蝶蘭、虎頭蘭、拖鞋蘭、吊蘭、石槲及栽種於溫室內陰濕處之盆栽亦常見其為害。
八.椰子擬輪介殼蟲
學名:Pseudaulacaspis cockerelli (Cooley)
椰子擬輪介殼蟲為害黃椰子
椰子擬輪介殼蟲在天堂鳥葉上
外形特徵:雌成蟲介殼長約2-3毫米,前端尖並且較隆起,桔黃色,尾端分泌物向四周擴散漸扁平,純白色,形成較寬的半扇狀。雄蟲長條形,分泌物為白色棉絮狀。
習性:乾燥溫暖的寄節較易發生,在葉片上數隻聚生,蟲體周圍的葉片因其吸食而呈現黃化現象。
寄主:為害天堂鳥、百合,以及芭蕉、蘇鐵、黃椰子等。
九.咖啡硬介殼蟲
學名:Saissetia coffeae (Signoret)
英名:Hemispherical scale
咖啡硬介殼蟲
咖啡硬介殼蟲為害石斛蘭
外形特徵:雌成蟲介殼圓形或橢圓形,體長2.5-3毫米,表皮角質化,很硬,黃褐色到茶褐色,隆起呈半球形,高約1.5毫米,表面平滑而有光澤。
習性:雌蟲產卵500-1000粒,若蟲找到一適合的地點後即不再移動,於固定的一點繼續吸食,發生於葉片或枝條,一年約有二個世代。
寄主:多種草本與木本植物被害,如菊花、仙丹花、黃梔花、蘭花以及鐵線蕨、蘇鐵、桂花等。
十.吹綿介殼蟲
學名:Icerya purchasi Maskell
英名:Cottony-cushion scale, Fluted scale吹綿介殼蟲
外形特徵:雌成蟲橢圓形,長4-6毫米,蟲體暗桔色,自胸部背面隆起,體背有長條純白綿絮狀之腊粉。雄成蟲有一對翅,體長約3毫米。
習性:春季開始出現,一年歷經三世代,一雌蟲可產卵數十粒至千餘粒。初孵化若蟲在葉部移動,沿葉脈棲息,二齡後即向枝條移動,棲於木質部,喜群聚而生。雄性若蟲老熟後在枝幹裂縫中或在鬆土、雜草間化蛹。
寄主:為害薔薇,以及柑桔、木麻黃、相思樹等約三百餘種植物。
十一.桔粉介殼蟲
學名:Planococcus citri (Risso)
英名:Citrus mealy bug桔粉介殼蟲
外形特徵:雌成蟲橢圓形,長約3.5毫米。體表橙色至暗褐色,有白色腊粉覆蓋,背面腊粉較薄,四周較長而厚,形成十八對向外射出之條粉。
習性:高溫與相當的濕度有利於生存,28℃時若蟲發育18日成為成蟲,32℃時卵期4日,雌蟲所產表中有卵100-150粒,密度高時蟲體佈滿莖、葉上,並分泌蜜露,常致植株落葉枯死。桔粉介殼蟲為害唐菖蒲種球
寄主:為害菊花、唐菖蒲、夜來香、蘭花等多種花木及觀葉植物,為溫室內著名害蟲,亦為害柑桔、鳳梨、梨等四十餘種作物。
十二.黃色吹綿介殼蟲
學名:Icerya seychellarum (Westwood)
英名:Yellow cottony-cushion scale黃色吹綿介殼蟲聚集在玫瑰枝條
外形特徵:雌蟲為寬廣的橢圓形,長4-6毫米。背面有白色棉絮狀腊質分泌物,邊緣為金黃色。
習性:若蟲與成蟲均喜爬行,其移動性強。成蟲並具集合性,有多數聚在一處的傾向,為害枝條與葉片,蟲數多時造成損害明顯,且更易誘發煤病。發育期較長,一年估計約二、三世代。
寄主:為害薔薇,以及柑桔、蓮霧、檬果等十餘種樹木。
十三.其它
另外豬腳楠牡蠣介殼蟲 Lepidosaphes pinnaeformis (Bouche)有在蘭花上發現之記錄,棉並盾介殼蟲 Pinnaspis strachani(Cooley)有為害薔薇科之記錄,可能因對殺蟲藥劑較敏感的緣故,一般花圃中並不多見。防治方法
1.發生數目少時,以棉花棒或軟毛刷沾水刷掉莖葉上附著的蟲體。
2.剪枝時盡量剪掉害蟲發生嚴重的枝條,集中燒毀。
3.保護天敵,瓢蟲的成、幼蟲均可捕食相當數量的介殼蟲,草蛉、寄生蜂等對介殼蟲亦有壓抑作用。4.害蟲發生嚴重時施用藥劑,在卵剛孵化為若蟲的時期對藥劑抵抗性最弱,此時施用噴佈莖葉之藥液,效果較好,每7-10天一次, 連續2次。殺蟲粒劑則埋於根部附近土層中約2、3公分深處,藥效可維持一個月左右。
藥劑名稱 劑型
稀釋倍數 夏油 95%乳劑 95 馬拉松 50%乳劑 800 大利松 60%乳劑 1200 樸滅松 50%乳劑 1000
原帖由 kunlei 于 10/10/2011 20:28 发表
请问;玫瑰茶花要买什么做肥料?我家都是沙地没有土,今年新发的枝条都很细,能具体说一下牌子吗?我的英文不好写明白了我好照着去买。谢谢。那个白茶花可真漂亮。
原帖由 nil 于 10-10-2011 20:42 发表
回答杨版的scales。
scales中文翻译成“介壳虫”。是花木常见的三大害虫之一(另外两个是蚜虫和红蜘蛛)。很不幸的是,这三种虫子我家全有。相比之下,我觉得介壳虫是三种里面最让人恶心+头疼的东西。生长的时候 ...
原帖由 Greenhouse 于 10-10-2011 21:59 发表
这个啊? 太恶心了,我家的卡特兰和雷丽兰的杂交品种也有啊,第五种。 我还以为是什么Fungus呢,不过用酒精擦还挺有效。但是过段时间就又出来了。
原帖由 nil 于 10-10-2011 21:20 发表
假如说,介壳虫极其恶心的话,那么有一种昆虫,是恶心中的极品——蚂蚁。
蚂蚁好像对人没害吧。除了白蚁要吃你家的木头,黑蚂蚁棕蚂蚁也许会跑你家里面吃点甜食?
事实根本就不是这样的。
象Scales和Aphids ...
原帖由 nil 于 10-10-2011 22:14 发表
蚂蚁搬蚜虫我是一直知道的——但是蚂蚁搬scales是前不久才知道的。蚂蚁喜欢吃蚜虫分泌的蜜露,他们会在冬天的时候把蚜虫蛋带回窝去暖着,到春天就搬出来到树叶上孵。
大自然真是奇怪,会有Scales这种根本就不挪动 ...
原帖由 nil 于 10-10-2011 22:27 发表
治蚂蚁的土方法,网上找的。我打算试试2.
1、 把白酒洒在蚂蚁出没的地方,蚂蚁便成片的死亡,直至根除。
2、 用鸡蛋壳数个,放在炉子上烤黄(不能烤焦),然后碾成粉末状,洒在蚂蚁窝周围及其经常出入的地方,因 ...
原帖由 nil 于 10-10-2011 22:27 发表
治蚂蚁的土方法,网上找的。我打算试试2.
把鲜茴香放在蚂蚁出入较近的地方,第二天鲜茴香会有来很多蚂蚁,用沸水将其烫死。之后会很久不见蚂蚁。
...
下面讲解一下啥是Rose sucker(知道的人就pass好啦!)。
判断Rose Sucker的方法:
如果你的玫瑰是嫁接过的,然后有shoots,看看它是从bud union的地方发出来的,还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如果是地底下冒出来的,和bud union无关,那么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是rose sucker。由于rose的根可以长的很长,sucker也有可能在距离主杆很远的地方冒出来。
除去的方法:
1如果很小,就戴上厚手套直接拔出来。一定要用力的拔出来,不能用garden scissors剪掉,因为剪掉就像没有完全remove tumor一样,它又会重新长出来。就像我家那种,我的前房东只是剪了它,结果它冒出来更多。
2如果你一开始没除掉他们,等他们大了就得把土挖开来,挖到他们长的地方,整个砍掉——这就是俺今天干的活。
原帖由 nil 于 11-10-2011 17:31 发表
看来大家都比较喜欢我的玫瑰,就讲讲玫瑰吧(菜鸟班门弄斧献丑了)。
昨天讲了害虫子,今天讲个玫瑰特有的东东吧,因为这也是我今天干的一件事情。
话说初春的时候,我的一支小玫瑰旁边长了个shoot。一看老高兴 ...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hioz.im/i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