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Bushwalking,你准备好了吗?-Extreme谈澳洲Bushwalking的装备 [打印本页]

作者: extreme    时间: 10-11-2009 22:01
标题: Bushwalking,你准备好了吗?-Extreme谈澳洲Bushwalking的装备
作者声明:以下文章为Extreme原创,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贴,谢谢。

Bushwalking,你准备好了吗?-我来谈谈澳洲Bushwalking的装备

这篇文章构思了很久了,这次趁旅途间隙,写一点发一点吧。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Bushwalking在华人中也算是流行的运动,但绝大部分华人却没有户外经验,很多人经常问一些实在是很基础的问题,更多人不知道Bushwalking应该穿什么衣服鞋子,带什么样的装备。

我曾经见过有穿靴子拎名牌手袋一副逛街打扮的,也有一身冲锋衣裤全套装备煞有介事的。

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其实在澳洲Bushwalking、Camping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活动了,小孩子,从小就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学校里都会组织这些活动。而对于从国内过来的,从来没有接触过户外运动的,难怪是感觉无所适从了。

这就是我要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了,希望能够以我的经验,给没有太多户外经验的朋友们一个参考,另外提醒各位,这里的内容都是本人的个人体会,不适合所有人,仅供参考。

我第一次参加户外运动是在2000年,印象很深刻,是2天2晚穿越浙东大峡谷,其后参加过无数次徒步、登山活动,也爬过一点雪山,也去国家登山队参加过一点培训,也曾经研究过一点户外装备,应该是有资格写一点东西的。

刚到悉尼时,也兴致十足到处乱走,后来去的多了,发现大部分风景都很雷同,没什么新鲜的,也就去的少了,只是偶尔为之,当作一种锻炼身体的手段罢了。老实说,在澳洲,要玩还是得玩水上运动!

这是题外话。

澳洲的Bushwalking和我们在国内所说的徒步是有很大差别的,从线路上说,这里Bushwalking的Track,大部分都是成形的、开发过的路线,以平整的土路为主,也有木板、石阶路,而国内的徒步路线,就千差万别了,有坑坑洼洼的土路、高高低低的碎石路、泥泞不堪的骡马路....;从时间长短来看,澳洲的Bushwalking以Daytrip为主,一般都不背装备,而国内的徒步,则多是多日的,需要背负全套野营装备的。

这些差别就决定了澳洲Bushwalking的特殊性。

目录:
1、鞋子
2、背包
3、服装
4、登山杖
5、手持式GPS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29-1-2010 17:58 编辑 ]
作者: stellahie    时间: 10-11-2009 22:31
沙发12345
作者: 136mydream    时间: 10-11-2009 22:36
看起来不错
等下文
作者: bg1pdq    时间: 11-11-2009 00:49
前排就坐。
作者: 四香油饼    时间: 11-11-2009 08:06
那我这属于后排情侣包间??
作者: ozbird    时间: 11-11-2009 09:53
有一点儿不太同意,澳洲有很多多日的线路,只是daytrip的线路太发达了,所以把那些多日线路给掩盖了。多日线路无论在哪里,都是比较专业的玩家玩儿的,而bushwalking在澳洲已经算是大众活动,作为大众活动,还是daytrip适合,而不像国内还主要是玩家在玩儿。在澳洲玩长线的人占全国人口比例绝不比中国低,而且可能高很多,但是占bushwalker的比例就要比中国低不少了。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11-11-2009 10:56 编辑 ]
作者: hoopoos    时间: 11-11-2009 11:28
bushwalking+camping,才够有意思,当天往返我是觉得比较boring。
作者: extreme    时间: 11-11-2009 12:02
1、鞋子

先说鞋子

为什么要先说鞋子?

在所有的徒步装备中,最最重要的就是鞋子,其次才是背包等其他东西。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要是脚不舒服,那你这一天就别想舒服了。

纠正一个翻译的误区,中文所讲的徒步鞋、登山鞋,其实都是一回事,英文都是Hiking Boots,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所说的徒步鞋、登山鞋,其实都是徒步鞋。真正的登山鞋,英文叫Mountaineering Boots,是指那种登雪山的双层塑料靴,分内靴和外靴两部分,穿的时候,先穿内靴,再穿外靴,外靴底部可以加冰爪。保暖性极好,有的还有智能吸热放热功能。这种鞋子,一般情况下,你是用不到的。

再扯点题外话,中文翻译,很多都是乱翻,那些翻译的,大半都是一知半解。比如Snorkelling,翻成浮潜,Diving,有人就自作聪明翻成深潜,其实Diving就是潜水,深潜,Deep Diving,如果你学过PADI的教程,就知道Deep Diving是一个专用名词,是指超过18米的潜水。这样的翻译,迟早会造成混乱。有人跟我说去大堡礁潜水了,一问原来是Snorkelling,我说你这光在水面上扑腾了,能叫潜水么?叫游泳还差不多。

Hiking Boots,可以分为轻量级、中量级和重量级,也有分低海拔、高海拔徒步鞋。轻量级多用透气材料拼接,不防水,鞋帮较低,有简单的Ankle support,鞋底相对薄而且软,自重轻;而重量级徒步鞋则相反,一般用全皮,内衬Gore-Tex, Waterprove等不同的防水透气材料,鞋帮高,有很好的Ankle support System,鞋底厚,花纹深,自重大,结实耐穿,我有一双Asolo 650TX重量级徒步鞋,陪我上过雪山,走过草地,几年下来,还是历久如新,确实不一般。

澳洲Bushwalking,Day trip,一般的运动鞋就可以胜任了,像New balance、Nike这样的跑道鞋可以,如果是越野跑鞋那更好,主要是用料扎实,不容易坏,跑道鞋就比较娇嫩,抗横向应力不强。

如果再讲究一点,一双轻量级的徒步鞋足矣,注意买低帮、鞋底软一点的,这样的穿着舒服,也够用了。千万不要听店员的忽悠,以为那些三四百的Vibram大底的Gore-tex高档防水鞋有多好。我一直认为,户外装备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和不适合的差别。软鞋底适合坚硬路面,硬鞋底适合软路面。高档徒步鞋适合复杂、恶劣的条件,但是在某些场合,如坚硬湿滑的石板路,反而容易摔倒,其表现还不如几块人民币一双的解放鞋,记得几年前就有人穿V底的鞋子在虎跳峡的石板路上摔成骨折的。而且这种鞋子虽然足够强壮,但是穿着的舒适度,确实是不敢恭维。在澳洲平整的track上徒步,根本就没有必要。

至于说防水,对于澳洲的Day trip来说,根本就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淋湿了大不了回家晾着,没什么大关系。防水的鞋子,一个是贵,另外一个是透气性差,就算是名牌,用的是Gore公司的防水透气材料,也一样闷。如果你是去偏远地带进行多日的徒步,或者是在寒冷地带,鞋子的防水性才变成一个大问题。

再谈谈系鞋带的问题,这个只对徒步鞋而言,运动鞋不存在这个问题。对徒步鞋来说,一般要求系紧鞋带,这样它的Ankle Support才会起作用,好的徒步鞋,鞋带会是两段式设计,下段可以放松一些,这样脚就比较舒服,上段要系紧,鞋帮就会把脚踝包紧,防止扭伤。

既然讲了鞋子,顺便讲一下袜子:

这里的Bushwalking,一般的棉质运动袜就可以了,当然,如果你有快干袜,那最好。不建议穿那种薄的尼龙袜,薄袜一是吸汗能力差,另一个是对脚的保护不好,容易磨脚。户外店有专用的徒步袜卖,添加了快干吸汗材料,柔软厚实,对脚的保护很好;在脚中部和脚踝部位收紧,在足尖和足跟部特别加厚,穿着很舒适。不过都价格不菲,除非艰苦条件,一般没有必要。

越野跑鞋Trail running
[attach]89104[/attach]

轻量级徒步鞋-Asolo经典的FSN95
[attach]89105[/attach]

重量级徒步鞋-Asolo Power Matic 500 GV
[attach]89106[/attach]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26-11-2009 00:22 编辑 ]
作者: extreme    时间: 11-11-2009 12:04
标题: 回复 #6 ozbird 的帖子
所以我说的是Bushwalking,如果是多日徒步,那应该叫Hiking或者Treking,Hiking和Treking还有细微的差别。

我同意,在澳洲玩长线的人绝对不少,不过几乎没有华人。Bushwalking在华人中间比较流行一些,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11-11-2009 13:05 编辑 ]
作者: ozbird    时间: 11-11-2009 12:47
原帖由 extreme 于 11-11-2009 13:04 发表
所以我说的是Bushwalking,如果是多日徒步,那应该叫Hiking或者Treking,Hiking和Treking还有细微的差别。

我同意,在澳洲玩长线的人绝对不少,不过几乎没有华人。Bushwalking在华人中间比较流行一些,这也就是我 ...


虽然同为英语,不同的国家对词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澳洲的Bushwalking的范围最广,而美国的狭窄很多。同样,hiking也有不同的意思,而trekking(据说来自于阿非利加语也就是南非荷兰语)的意思比较接近于thru-hiking。新西兰人则会用Tramping这个词。
还有很多词有类似的情况,比如Bush,Scrub这些词。Bush在澳洲可以泛指多种植被,但是在美国就没这么广泛。Scrub在英美主要指的是灌木丛,而在澳洲热带雨林也可以用这个词。Brush在澳洲也可以指密林,意思和Scrub接近,但是英美似乎很少这么用,都是指刷子。
作为非英语母语的人,其实是无法准确区分各个英语单词含义的细微差别的,因为英语国家彼此之间的理解本身就不同。英美的影响力大,容易被非英语背景的地区接受,不过英语背景的的地区却未必买账,因为他们本有自己的用法。在澳洲的一些Bushwalking网站上也并没有严格区分这些词,比如这个网站:
http://www.bushwalkingaustralia.org/

网上找到一下长线线路。
Name  ↓         State(s)  ↓         Distance (km)  ↓         Recommended walking time (days)  ↓
Australian Alps Walking Track         Vic, ACT         683         40-60 days
Bellarine Rail Trail         Vic         32
Bibbulmun Track         WA         961         54 days
Bicentennial National Trail         Vic, NSW, QLD         5330         1 year
Cape to Cape Track         WA         124         6-8 days
Coastal Plains Walk Trail         WA         55         3.5 [1]
East Gippsland Rail Trail         Vic         96
Edith Falls Wilderness Trail         NT         76         5
Fraser Island Great Walk         QLD         90         5-8
Gold Coast Oceanway         QLD         36         2-5 days
Great Dividing Trail         Vic         240         7
Great North Walk         NSW         250         14-16 days
Great South West Walk         Vic         250         14 days
Heysen Trail         SA         1144         55-70
Hume and Hovell Track         NSW         440         24-28
Katoomba to Mittagong Trail         NSW         132         6-8
Larapinta Trail         NT         230         15-19
Mawson Trail         SA         890
McMillans Track         Vic         220         12-14
Munda Biddi Trail         WA         900
Overland Track         Tas         73         5-8
Penguin Cradle Trail         Tas         83         5-7
Railway Reserve Heritage Trail         WA         63
Six Foot Track         NSW         45         3
South Coast and Port Davey Tracks         Tas         85/70
South Coast Track         Tas         83         5-7
Sunshine Coast Hinterland Great Walk         QLD         58         4-6 days
Tasmanian Trail         TAS         477         25-30
Thorsborne Trail         QLD         32         4-5
Tops to Myall Heritage Trail         NSW         220         11-12 days
Wilsons Promontory – Northern Circuit         VIC         58         3-4 days
Whitsunday Great Walk         QLD         30         2-3 days
Yurrebilla Trail         SA         54         3-5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11-11-2009 14:06 编辑 ]
作者: hoopoos    时间: 11-11-2009 13:54
我喜欢长线,不过因为要工作,所以只能2-3天这样,有些人一听全负重徒步就退却,其实如果有搭档share轻量级帐篷炉具,配合良好背负系统的背包,轻量的羽绒睡袋,自充气睡垫,一路有水源可以补充,并不是很艰苦的。

最近新入手suunto x10,特别想找几条生僻的路线走走。
作者: zzoz    时间: 11-11-2009 14:04
daytrip啥装备真不是很重要啦,一天而已,偶就日常衣服+相机包
作者: mk82    时间: 11-11-2009 16:57
原帖由 hoopoos 于 11/11/2009 14:54 发表
我喜欢长线,不过因为要工作,所以只能2-3天这样,有些人一听全负重徒步就退却,其实如果有搭档share轻量级帐篷炉具,配合良好背负系统的背包,轻量的羽绒睡袋,自充气睡垫,一路有水源可以补充,并不是很艰苦的。
...

同志来参军吧, 负重50KG以上, 平均一天走60-80KM, 都是没人去过的原始丛林。 走到你以后看到什么HIKING,BUSH WALK的字眼就倒胃口, 因为腿已经WALK残废了。
作者: extreme    时间: 11-11-2009 20:28
标题: 回复 #11 hoopoos 的帖子
是啊,以前在国内走的都是全负重,还全负重登山呢,没那么可怕,有的人还背啤酒呢。不过全负重的装备要求就高了,轻量级的东西都贵的很。

X10是好东西,高度表还带GPS吧,不过高度计在澳洲用处不大。Suunto的潜水表也很不错,蚊子、Gekko,用的人都很多。
作者: extreme    时间: 11-11-2009 20:33
标题: 回复 #13 mk82 的帖子
负重过度今后会有后遗症的,膝盖是个大问题。
作者: mk82    时间: 11-11-2009 21:41
原帖由 extreme 于 11/11/2009 21:28 发表
是啊,以前在国内走的都是全负重,还全负重登山呢,没那么可怕,有的人还背啤酒呢。不过全负重的装备要求就高了,轻量级的东西都贵的很。

X10是好东西,高度表还带GPS吧,不过高度计在澳洲用处不大。Suunto的潜水 ...

上次来我房间,忘记给你看 DANA的背包了. 那东西现在已经绝迹了,有钱都买不到全新的.
作者: mk82    时间: 11-11-2009 21:47
原帖由 extreme 于 11/11/2009 21:33 发表
负重过度今后会有后遗症的,膝盖是个大问题。


影响最最大的不是膝盖, 这东西我也是当兵后才体会到的. 军队里80%的人都有或者有过这个问题. 具体中文不知道,是小腿部位, 反正以前T一整天足球都没鸟事, 现在负重一下就残废了, 不能跑不能跳, 连走路下楼梯都很小心. 慢的要大半年才好,快的也要几个月.
痊愈后还会复发, 一负重就复发.

轻的就是肌肉软组织痛, 痛到走每一步都不行. 严重的就是骨头, 时间长了就直接骨裂.  以前在中国军队也没听说过有这毛病啊....难道中国军人都不负重? 不知道他们怎么对付运动伤的.
作者: 骷髅    时间: 12-11-2009 07:42
hamstring injury?
作者: hoopoos    时间: 12-11-2009 09:12
原帖由 mk82 于 11-11-2009 17:57 发表

同志来参军吧, 负重50KG以上, 平均一天走60-80KM, 都是没人去过的原始丛林。 走到你以后看到什么HIKING,BUSH WALK的字眼就倒胃口, 因为腿已经WALK残废了。


参军我的体格肯定不行,负重50KG是不是带枪带子弹带手雷的,向军人致敬。
作者: hoopoos    时间: 12-11-2009 09:25
原帖由 extreme 于 11-11-2009 21:28 发表
是啊,以前在国内走的都是全负重,还全负重登山呢,没那么可怕,有的人还背啤酒呢。不过全负重的装备要求就高了,轻量级的东西都贵的很。

X10是好东西,高度表还带GPS吧,不过高度计在澳洲用处不大。Suunto的潜水 ...


如果是share装备的话,并且可依赖野外水源的话,单人的背包,完全可以控制在10KG以内,除了睡垫睡袋不能share,其他都能share,甚至毛巾杯子都能合用。现在羽绒睡袋和自充气睡垫都已经做的很轻了。10KG的背包,调整好背负系统后,走起平路来背着基本和没背一样。

X10挺实用,特别是徒步时候用。可惜的是我发现它的GPS搜星速度居然还没我的PDA快,连manual里面都说,出发前,打开GPS开始搜星,然后你可以系系鞋带,喝喝水。。。。。。。。大概suunto也知道定位比较慢。
作者: 浪沧孤客    时间: 12-11-2009 09:34
原帖由 四香油饼 于 11-11-2009 09:06 发表
那我这属于后排情侣包间??

顺便帮饼叔征个情侣
12345
作者: 浪沧孤客    时间: 12-11-2009 09:39
偶有双哥伦比亚的,据说是登山鞋,去年圣诞节的时候90刀买的
有一个问题是:当新的时候,确实穿起来很舒服,各种路面都不打滑
现在底部有点磨损,一遇到下雨,不管什么路面都打滑
作者: mk82    时间: 12-11-2009 12:25
原帖由 hoopoos 于 12/11/2009 10:12 发表


参军我的体格肯定不行,负重50KG是不是带枪带子弹带手雷的,向军人致敬。

你说的那个要70-80KG了
作者: hoopoos    时间: 12-11-2009 14:38
标题: 回复 #23 mk82 的帖子
70-80KG,平均一天走60-80KM, 都是没人去过的原始丛林。。。。。。。。。。。。战斗力太强了,令人胆寒
作者: 秋风词    时间: 12-11-2009 17:22
呵呵, 刚好需要, 学习下。俺属于站在电影院外看热闹滴!!
作者: mk82    时间: 12-11-2009 18:13
原帖由 hoopoos 于 12/11/2009 15:38 发表
70-80KG,平均一天走60-80KM, 都是没人去过的原始丛林。。。。。。。。。。。。战斗力太强了,令人胆寒


我以前国内徒步觉得能背个20KG就很牛B了。 现在20KG拿在手里提份量正好。 负重一般都要40KG左右, 现在都玩机械化了。 被70-80KG的只有特种部队或者空降兵。
所以都残废了啊。 老外负重确实比一般亚洲人厉害很多。 至于爬墙上树什么的他们基本就只能看。也有个别亚洲身体素质的。 我比较崇尚李小龙身材,老外喜欢屎挖辛格(其实他们根本练不出李小龙那种肌肉来)

[ 本帖最后由 mk82 于 12-11-2009 19:16 编辑 ]
作者: y2kgo    时间: 12-11-2009 20:50
路漫漫其修远兮~
啥时候才说到吃呢?

作者: vandia    时间: 12-11-2009 21:15
学习,看来我走的真是小学生级别
作者: extreme    时间: 12-11-2009 22:53
标题: 回复 #22 浪沧孤客 的帖子
哥伦比亚做户外休闲服不错,他们的鞋子比较一般。

在湿滑的坚硬表面,几乎所有的硬底徒步鞋都会打滑。
作者: 浪沧孤客    时间: 12-11-2009 23:56
原帖由 extreme 于 12-11-2009 23:53 发表
哥伦比亚做户外休闲服不错,他们的鞋子比较一般。

在湿滑的坚硬表面,几乎所有的硬底徒步鞋都会打滑。

看来还是不够专业
作者: 澳洲晃晃    时间: 13-11-2009 02:51
我同意澳鸟说的,澳洲有名的徒步路线可能都在塔省
作者: extreme    时间: 13-11-2009 22:09
标题: 回复 #31 澳洲晃晃 的帖子
我也同意。
作者: 秋风词    时间: 23-11-2009 09:50
就此太监掉了??
作者: extreme    时间: 23-11-2009 14:37
标题: 回复 #33 秋风词 的帖子
为了你这句话,我也得写下去啊。
作者: extreme    时间: 23-11-2009 14:41
2、背包

如果是负重徒步,那么背包在户外兵器谱上名列第二,仅次于鞋子。因为你要背负睡具、衣物、炉具、餐具、食品、水等等必需物资,总重量可达15-20公斤,设计不好的背包只是简单的把这些重量放在你的肩部,走不了多远,你的肩膀就会感到酸痛。而一个好的背负系统可以把重量合理的分配到你的整个背部和腰部,而不只是肩部;同时可以配合你的自然曲线,更紧贴你的背部,让你感觉更加轻松。

如果只是Daytrip,那么问题就简单多了,因为上面提到的大部分物品你是用不上的,只需带当天的午餐、水、Snacks,一个小包就可以装下,几乎所有背包都可以,背负系统在这里意义不大,唯一值得讨论一下的恐怕就是散热系统了。相像一下在澳洲的大太阳底下暴走,汗流浃背,而这时你的背包却像一个厚厚的垫子贴在背上,要多难受有多难受。而带散热系统的背包就没这个问题,它会有金属或者塑料框架把背包和背部分离开来,贴着背部的只是一层薄薄的透气网,这种设计在自行车背包中被广泛应用,现在有些户外背包也有这样的款式。

Deuter的Aircomfort System:
[attach]88615[/attach]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23-11-2009 15:54 编辑 ]
作者: 西皮二黄    时间: 23-11-2009 15:34
专业!好贴!!
收藏~
作者: extreme    时间: 23-11-2009 16:02
3、服装

谈服装,不能不先介绍户外运动的三层着装原则:由内而外分别是排汗层、保暖层、保护层。

排汗层负责吸收皮肤排出的汗气,并且排到外层,保证你的皮肤始终干爽。这一点很重要,皮肤干爽了,你才会觉得舒适,而如果汗气滞留在皮肤表面,你会感觉很湿乎乎很难受。

保暖层负责隔离内外空气,阻断热传导,防止体温散失。一般用羽绒或抓绒。

保护层,是最外层了,起保护作用,防风防雨。冲锋衣就是典型的保护层。

三层着装原则是最经济、最高效的着装方式,它可以保证你在总重量最轻、总数量最少的前提下,在户外获得最安全、最舒适的体验。如果你去户外用品商店,可以看到店堂里,各大厂商生产的服装千奇百怪、各式各样,但归根结底,都是按照这个原则来设计制造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服装方面,也有一些革新,如把保暖层和保护层合二为一,这就是Softshell,但我个人感觉还是传统的分层式的更舒适。

那么对于Bushwalking来说,什么是最舒适、最高效的着装方式呢?

首先,排汗层,一般就是内衣了,对于内衣来说,首选排汗内衣,这种内衣一般由排汗纤维制成,如杜邦的Coolmax材料,它是一种高吸湿性的中空纤维。一般根据Coolmax的含量不同,分为Daily, Active, Extreme三种级别,Daily是让你日常穿着的,含量最低,Extreme是高级别的户外运动用的,含量最高,价格也最贵。Bushwalking,一般用Daily或者Active就够了。

那么排汗纤维有什么好处呢?
排汗纤维的吸湿能力特别强,而且可以迅速的把汗气排到外层,配合其他的排汗透气衣服穿着,可以及时把汗气排到最外层的衣服表面,保持皮肤干爽,这样不管你出了多少汗,在整个徒步过程中,都会感觉非常舒适。

内衣外面可以加一件快干衬衫,快干衬衫是用快干、防撕面料制成,第一个特点是干的特别快,第二个是不容易被灌木丛撕破,你仔细看面料,如果表面有小暗格子的,就是防撕面料。另外,户外衬衫还有些很好的设计,如,背部、腋下通风透气的设计,后半部衣领的多层设计,翻起来可以防晒和保护颈部。

如果在冬天徒步,天气寒冷,可以加保暖层,一般以抓绒衣居多,如果经济允许,可以买防风抓绒,那就更好了。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和衣物之前有一层薄薄的空气层,这层空气层被人体加热至和体温接近的温度,并且被衣物包裹保温起来,所以我们会感觉温暖。但是如果衣物不防风,这层薄薄的空气层被风吹透,人体就会感到寒冷。抓绒的保暖性很好,但就是不防风,如果风大的话,一定要再加件防风外套。而防风抓绒,就是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在有风的情况下,防风抓绒的保暖性要比普通抓绒要好很多。

毛衣可不可以作为保暖层呢?
答案是不推荐,因为毛衣太重,保暖性不如抓绒,而且防风性能很差。

一般澳洲天气炎热,穿这些就够了,建议包里可以再放一件轻型风雨衣,这种风雨衣不是冲锋衣,用料非常轻薄,可以折叠成很小,但是防风防雨,而且透气。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暖、防雨的作用。

冲锋衣裤,在一般的Bushwalking中,我觉得是根本没有必要的。

棉制品的问题,很多人跟我说,户外运动不能穿棉制品,我说这是胡说,在冰雪环境下确实不能穿棉制品,会有一系列问题。但是像澳洲一般的Bushwalking,穿棉制品是绝对没有问题的,顶多就是感觉湿乎乎的不舒服而已。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24-11-2009 00:03 编辑 ]
作者: kiddyzheng    时间: 23-11-2009 21:34
另外请说一下裤子,可以吗 谢谢
作者: extreme    时间: 23-11-2009 22:41
标题: 回复 #38 kiddyzheng 的帖子
三层着装原则同样适用于裤子。

一般来说,澳洲的Bushwalking,穿快干裤就可以了,长裤为佳,如果有两截裤那最好,就是那种中间有拉链,拉开可以把裤腿拿下来变短裤的那种。

再讲一下牛仔裤,如果你细心一点,会发现在玩户外的人群中,很少有人穿牛仔裤。其实牛仔裤结实耐磨,应该是很适合户外运动的,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湿了以后干的特别慢,而且会变的特别重,因此在户外,你不太会看到牛仔裤。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24-11-2009 00:00 编辑 ]
作者: stellahie    时间: 23-11-2009 22:57
收藏~
作者: 136mydream    时间: 24-11-2009 03:34
原帖由 秋风词 于 23-11-2009 10:50 发表
就此太监掉了??

俺证明,楼主不是太监
作者: 西皮二黄    时间: 24-11-2009 08:22
原帖由 136mydream 于 24-11-2009 04:34 发表

俺证明,楼主不是太监

这么高难度的问题都能证明?
这句话很有歧义阿...
作者: extreme    时间: 24-11-2009 10:08
标题: 回复 #41 136mydream 的帖子
这你都知道?
作者: 秋风词    时间: 24-11-2009 11:30
原帖由 136mydream 于 24-11-2009 04:34 发表

俺证明,楼主不是太监



口说无恁,请提供证据以供鉴定!!
作者: Fernando    时间: 24-11-2009 12:10
原帖由 136mydream 于 24-11-2009 04:34 发表

俺证明,楼主不是太监

无图无真相!无图无真相!!

X版你这么专业,要不副业倒腾户外用品搞搞户外俱乐部吧
作者: extreme    时间: 24-11-2009 12:44
标题: 回复 #45 Fernando 的帖子
我这不是准备回国一段时间嘛,你可以在国内的户外俱乐部看到我,呵呵。
作者: extreme    时间: 24-11-2009 12:49
先预告一下,Bushwalking的主题写完以后,准备再写两篇:
Extreme谈Camping装备
Extreme谈冰雪装备
作者: rayseyou    时间: 24-11-2009 14:01
标题: 回复 #46 extreme 的帖子
啥俱乐部的?
作者: whoami    时间: 24-11-2009 14:37
原帖由 西皮二黄 于 24-11-2009 09:22 发表

这么高难度的问题都能证明?
这句话很有歧义阿...



人家说的很明确,我觉得不存在歧义
作者: whoami    时间: 24-11-2009 14:58
实践证明哥伦比亚的服装和鞋子是休息服饰类的,跟户外关系不大...

TNF还不错,值那个价钱,另外我现在比较怀念的是PLA的99作训鞋,朔溪最好,海边捞海螺海胆作为水上运动鞋也很不错,一般强度的爬山和徒步也行,只是需要好点的鞋垫和袜子,缺点是没有踝部的保护

不是万不得已必须用背包的情况下我都用腰包,只要东西能放得下,比背包强太多了,特别是在密林之中需要手脚并用爬上爬下和气候闷热潮湿的地方,设计再好的背包也闷,容易被挂到并且在攀爬的过程中影响身体重心
作者: 136mydream    时间: 24-11-2009 18:41
原帖由 秋风词 于 24-11-2009 12:30 发表



口说无恁,请提供证据以供鉴定!!

证据在此  http://www.freeoz.org/bbs/space.php?14154/mythreads
看看extreme以前的帖子就知道了,这家伙绝对不是太监
尤其关于潜水的帖子 http://www.freeoz.org/bbs/viewth ... 5727&highlight=
经常是写的人还没太监,看的人都已经太监了。。。
作者: extreme    时间: 24-11-2009 23:18
标题: 回复 #48 rayseyou 的帖子
在上海的俱乐部,以前经常在一个俱乐部混,后来就哪里有好玩的去哪里了,所以大部分都认识。
作者: extreme    时间: 24-11-2009 23:27
标题: 回复 #50 whoami 的帖子
哥伦比亚本来就是做户外休闲服的,不是专业的户外公司,不过那个老太太很厉害,能把一个公司做这么大,我很佩服她。

哥伦比亚的小东西如快干服装、内衣什么的还可以,主要的东西像冲锋衣裤、鞋子就不行了。

TNF当然不错了,户外厂商的老祖宗了,其他的如MHW等都是他的人出来开的。TNF的帐篷和服装比较厉害,背包和鞋子比较一般。

PLA的99作训鞋没有接触过,不好评论。

我不太用腰包,我的东西比较多,腰包装不下,而且背包背着比腰包舒服多了。
作者: extreme    时间: 25-11-2009 09:27
Columbia的传奇故事-一个由家庭妇女缔造的户外帝国

1938年,Columbia品牌创立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最初它只是生产雨衣的一个家庭式作坊。之所以叫Columbia,是因为当地有一条同名的河。

  1970年代以前,Columbia产品并无太大的声色。1970年,公司董事长尼尔·博伊尔突然去世,原本呆在家中的他的妻子Gert Boyle被推上公司管理的前台。人们想不到的是,这位家庭主妇干劲十足,数年之内就让公司起死回生。1984年,Gert Boyle以老板身份亲自代言公司产品,担任了一系列电视广告主角,并以幽默、强悍的表现,出色地诠释了Columbia产品的高品质。在美国人心目中,Gert Boyle成了“哥伦比亚坚毅母亲”。

全球最酷老妈-Columbia的大老板兼品牌代言人-Gert Boyle
[attach]88995[/attach] [attach]88996[/attach]
[attach]88997[/attach] [attach]88998[/attach]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25-11-2009 10:31 编辑 ]
作者: kiddyzheng    时间: 25-11-2009 19:30
就这样结束啦?
作者: extreme    时间: 25-11-2009 19:50
标题: 回复 #55 kiddyzheng 的帖子
催这么急啊。好,今晚再更新一下。你们想听什么?
作者: 一半    时间: 25-11-2009 20:16
x版玩不玩攀岩啊,给介绍一下澳洲的攀岩资源吧
作者: mk82    时间: 25-11-2009 20:52
原帖由 extreme 于 25/11/2009 20:50 发表
催这么急啊。好,今晚再更新一下。你们想听什么?

你走后我在后一个周末去爬了山,1小时23分登顶,没用锁链直接徒手爬的最后一段.  我的目标是1小时内搞定, 以后每个月都去爬一次. 什么时候整理出来照片啊. 顺便提一下那个开车极其爽的路, 刺激下136
作者: alphakv    时间: 25-11-2009 20:56
LZ, 有没有一套价格比较公道的,轻量级的BUSHWALKING 的装备啊,鞋子啊,衣服啊,裤子啊,包啊,有没有你最推荐的,那样省很多时间去 Research ,造福大家了。 , 顺便再这里向mk82老大致敬一下,太厉害了, 70k啊。。。
作者: extreme    时间: 25-11-2009 22:11
标题: 回复 #57 一半 的帖子
我很喜欢攀岩,鞋子和装备都有,只是右肩关节受过伤,还在恢复期,所以现在不太去。悉尼在Newtown附近有个很大的岩馆,室外应该也有,不过我不太清楚,这个你可以问一下Young-sailor,他去南面的室外岩壁爬过的。你在悉尼吗?我可以帮你介绍一下。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25-11-2009 23:13 编辑 ]
作者: extreme    时间: 25-11-2009 22:32
标题: 回复 #58 mk82 的帖子
不错啊,我花了2个小时登顶
作者: extreme    时间: 25-11-2009 22:37
标题: 回复 #59 alphakv 的帖子
我的户外用品只适合我自己。建议你去Kathumandu看看,那里的东西全,而且价格实惠。
作者: extreme    时间: 25-11-2009 22:57
4、登山杖

在Bushwalking中,登山杖可有可无。不过为了有兴趣的朋友,我在这里介绍一下。

登山杖一般是在上山或者下山的时候使用,要注意的是登山杖的作用是让你借力,而不是靠它去支撑你的重量,特别是在下山时,主要的支撑还是靠你的两腿,登山杖只是轻点一下,提供暂时的支撑,切忌把重心移到登山杖上去,这样很容易出事。

登山杖一般是三节折叠式的,材料有铝、钛、碳素等,铝的较笨重,杆身较粗,价格便宜;钛和碳素的轻便,杆身较细,价格较贵。杖尖材料也有两种,铝和钨锰合金,以钨锰合金为佳。杖尖后方有挡泥板,如果是雪地徒步的话,可以换成较大的挡雪板。

Leki的碳素登山杖
[attach]89102[/attach]

好一点的登山杖会有减震功能,这里要提请大家注意,减震功能一般有两档,一档减震行程长,另一档行程短。行程长的用于下山,可以吸收较大的冲击力;行程短的用于上山,用以吸收对手腕的震动。切忌不要搞错。

登山杖的选购,户外运动用的登山杖,都是直柄的。现在也有出来一种像老头拐杖的,不要去买那种,握着很不舒服。

登山杖的长度调整,每个人适合的登山杖长度都不一样,调整方法是:手持登山杖,上臂和身体平行,小臂和上臂垂直,这个时候登山杖的长度,就是合适你的长度。

登山杖的握法有点讲究,一般是手腕套上腕带,手握杖把,平时手是不需要紧握的,只是自然下垂,靠腕带收紧,这样很省力。

登山杖的调整和握法视频:
[youtube]X0kdlY4uSS8[/youtube]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26-11-2009 00:10 编辑 ]
作者: 刘叔    时间: 25-11-2009 23:01
标题: 回复 #63 extreme 的帖子

作者: 一半    时间: 25-11-2009 23:06
原帖由 extreme 于 25-11-2009 23:11 发表
我很喜欢攀岩,鞋子和装备都有,只是右肩关节受过伤,还在恢复期,所以现在不太去。悉尼在Newtown附近有个很大的岩馆,室外应该也有,不过我不太清楚,这个你可以问一下Young-sailor,他去南面的室外岩壁爬过的。你在 ...

我还没签证呢,呵呵,最近准备移民,一直没爬,荒废了。。。
说来惭愧,没准备移民的时候也是因为东一摊西一摊的事一直不能规律的练习,曾经搭档过的都11,12甚至13了,就我还在10徘徊。。。
过去以后一定会联系你的
作者: 骷髅    时间: 25-11-2009 23:24
原帖由 extreme 于 25-11-2009 20:50 发表
催这么急啊。好,今晚再更新一下。你们想听什么?

牌子。市场上那么多牌子。能不能简单介绍下,特别是那些比较实惠的牌子。高端的喊得满世界都知道,反而是中低端的牌子杂乱,也没个数。极限版有熟悉的随便说两句。就好像Columbia,那我就知道如果想找便宜货就可以看他们家的了。好像鞋子有Merell,这个是同事推荐的。好像还看到有keen,据推销说不错。另外还看到有HI-Tec和Denali的牌子,不知是什么级别的,反正都是打折货,也有可能是店里自销的品牌。

反正随便看着说吧。
作者: extreme    时间: 25-11-2009 23:40
标题: 回复 #66 骷髅 的帖子
中低端的牌子太多了,澳洲有的我觉得比较好的是kathmandu,性价比高。

Columbia的小东西我觉得不错,我主要买他的快干服装和休闲裤。

Merrell我记得是被人收购了,忘了是被TNF还是Columbia,它的鞋子应该不错。

在户外用品方面,我比较喜欢买名牌,在这方面我觉得是一分钱一分货,户外用品对高科技要求很高,小公司根本就没有实力去做研发的。
像服装,我喜欢The North Face, Maintain Hardware, Marmot
鞋子,我喜欢意大利的三大品牌:La Sportiva, Asolo, Scapa
背包,我现在用的是Osprey的Crescent
作者: alphakv    时间: 26-11-2009 06:43
LZ , 麻烦你详细介绍一下指南针和地图怎么搭配使用的吗?一知半解总不是个办法,还有,怎么给别人加威望啊?
作者: extreme    时间: 26-11-2009 16:23
标题: 回复 #68 alphakv 的帖子
这个你最好问玩定向的人,他们用的多。我一般用手持式GPS导航,现在很多地方的Waypoint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反小比例尺地图很难拿到;或者就干脆请当地向导。
作者: extreme    时间: 26-11-2009 16:29
kathmandu的东西不错的,价格便宜量又足,现在有开始圣诞减价销售了,最低4折,网站如下:
http://www.kathmandu.com.au/
作者: kiddyzheng    时间: 26-11-2009 17:51
请介绍 一下手持GPS

版主能否多讲一点,超过一日的hiking 里面需要的装备?

[ 本帖最后由 kiddyzheng 于 26-11-2009 18:54 编辑 ]
作者: extreme    时间: 26-11-2009 18:51
标题: 回复 #71 kiddyzheng 的帖子
好,那就说说GPS吧

5、GPS

Hiking用的手持式GPS和车用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没有地图,在野外,带地图的GPS根本没用,但会带气压式高度计、地磁指南针,注意不是GPS指南针,地磁指南针在密林等GPS信号不好的地方依然可以使用。

各位看官要问了,这没有地图的GPS,如何使用呢?

我的经验,手持式GPS主要有以下2点作用:

1、Waypoint导航

徒步路线上会有一些标志性的点,这些点的坐标输入GPS,称为Waypoint-航点。目前,大部分知名的徒步路线,其主要的Waypoints都可以从网上找到,有了这些Waypoints,就可以组成Route,有了Route,就可以导航了。

2、原路返回

在野外最怕的是什么?

迷路!

所以GPS提供了这个重要的功能。手持式GPS,会记录你走过的所有路径,一旦迷路,你可以方便的根据记录的路径,原路返回。这在野外是非常实用的。

手持式GPS,目前主要的厂家有2个:
Garmin,最大的手持式GPS生产厂商
在野外使用最广泛的一款:
[attach]89177[/attach]

Megellan
[attach]89178[/attach]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26-11-2009 20:06 编辑 ]
作者: extreme    时间: 26-11-2009 19:08
标题: 回复 #71 kiddyzheng 的帖子
超过一日的Hiking,要带的东西很多,我会在我的下一个专题:Extreme谈Camping装备里详细说明,敬请期待。
作者: extreme    时间: 26-11-2009 20:51
Bushwalking,我看要谈的差不多了吧。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作者: kiddyzheng    时间: 26-11-2009 21:06
在这里有一次迷路,本来以为两个钟头来回,谁知在山里兜了五个钟头才出来,该死的官方地图有好几处错误。那时候就想如果有个GPS就好了。
作者: extreme    时间: 26-11-2009 21:12
标题: 回复 #75 kiddyzheng 的帖子
你拿的是免费地图吧,很多都不准确的,只能做个大致参考。要是有GPS,至少可以原路返回,知道大致方向。
作者: y2kgo    时间: 26-11-2009 21:12
原帖由 extreme 于 26-11-2009 21:51 发表
Bushwalking,我看要谈的差不多了吧。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吃的呢?
作者: extreme    时间: 26-11-2009 21:22
标题: 回复 #77 y2kgo 的帖子
Daytrip,当天来回的话,只要带午餐就可以了,这个就看各人喜欢了,三明治、汉堡包、肉包子等等都可以。

也可以带一些高能量的小食品,如肉干、糖果等,天气冷的话可以带巧克力、Cheese等。

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带好足够的水。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26-11-2009 22:23 编辑 ]
作者: kiddyzheng    时间: 26-11-2009 21:37
不是免费地图,花钱从官方机构买的,十块钱呢。

迷路真是一种锻炼~~ 兜到差不多三个钟头的时候,终于见到第一个路牌,差点给老天爷跪下了。。。。

[ 本帖最后由 kiddyzheng 于 26-11-2009 22:50 编辑 ]
作者: extreme    时间: 26-11-2009 21:42
标题: 回复 #79 kiddyzheng 的帖子
官方地图这么烂啊
作者: kiddyzheng    时间: 26-11-2009 21:55
主要是那条路径实在人烟稀少,全程走下来只看见两个活人和一只大袋鼠。trail和标识都湮没在荒草里,或者给水冲得差不多了。给山火消防队修的路倒是宽广结实,但是跟着走就走错了。

我想说即使是day trip,如果路径非常少人走,那就要做好准备,因为路肯定都在草里面,或者被水冲成V字形。如果路径很热闹,那穿个拖鞋也能爬。
作者: extreme    时间: 26-11-2009 22:03
标题: 回复 #81 kiddyzheng 的帖子
是啊,很多情况都是临时出现的,有时候走着走着就不对了,这个时候准备充分的、经验丰富的就起作用了。
作者: Espresso    时间: 26-11-2009 23:02
老大能否帮忙找到garmin或lowrance的各个州的marine map???
作者: extreme    时间: 26-11-2009 23:06
标题: 回复 #83 Espresso 的帖子
这到哪儿去找?得花钱买的吧
作者: Espresso    时间: 27-11-2009 14:23
原帖由 extreme 于 27-11-2009 00:06 发表
这到哪儿去找?得花钱买的吧

花钱当然能买到的啊,但是,不是不想花钱的么

作者: extreme    时间: 27-11-2009 16:55
标题: 回复 #85 Espresso 的帖子
这我就帮不了你了
作者: young-sailor    时间: 29-11-2009 16:51
原帖由 extreme 于 26-11-2009 22:22 发表
Daytrip,当天来回的话,只要带午餐就可以了,这个就看各人喜欢了,三明治、汉堡包、肉包子等等都可以。

也可以带一些高能量的小食品,如肉干、糖果等,天气冷的话可以带巧克力、Cheese等。

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 ...


星期六(28-11-2009), 一堆博士生去bush walking。 穿着就像郊游,休闲得很。 只有我和另外一人穿了hiking boots,背了大背包。其它的不是小书包就是单肩包。

结果一路上我俩就必须不停的等其他四人。 更变态的是,除了我之外,所有人都只有一瓶400ml左右的小矿泉水。 天啊! 要知道预计路程是10km, 气温35摄氏度。

果然, 我背的三升水,自己喝了一升半。 剩下一升半被迫分给其余五个人。 一瞬间就没了。

我觉得看一个人是否比较经常玩户外,不用看装备行头, 就看他能否带适量的物品就足够了,尤其是水。
作者: extreme    时间: 29-11-2009 17:30
标题: 回复 #87 young-sailor 的帖子
和什么都不懂的人出去,是挺有挑战性的。要是美女,也就算了,这博士,咳,现在啥都缺,就是不缺博士。
作者: kiddyzheng    时间: 29-11-2009 18:51
请教版主,便携式水袋有没有必要买一个
作者: mk82    时间: 29-11-2009 19:37
原帖由 kiddyzheng 于 29/11/2009 19:51 发表
请教版主,便携式水袋有没有必要买一个

想买也可以, 不买也无所谓.  水袋只在PACK MARCH时候用,那时候拿水壶喝不方便,用管子吸就最好. DAY TRIP我从来不带水袋, 即使带了我也一样放在背包里,所以跟带水壶是一样的.  我的水袋有个很大的包, 出去巡逻1天的装备基本都能塞进去,所以也当背包用.  

水袋洗起来很麻烦,洗完后要弄干更麻烦, 装满水的时候跑步还行, 等你喝了一半的时候跑个步试一下? 还不如把水放干净.
作者: mk82    时间: 29-11-2009 19:40
原帖由 extreme 于 25/11/2009 23:32 发表
不错啊,我花了2个小时登顶

那个山是对意志的考验,其实我爬到第8分钟就f***ED了, 想休息,知道自己太没用不能停, 快到山顶时候眼睛都能看到山顶,绝大部分快到了, 结果一拐弯, 靠, 又是NEVER END, 然后拐个弯还是NEVER END. 磨练意志力啊.

还有那个山我爬了5次, 走路上去,跑步下来, 结果每次下山时间都比上山长.  奇怪的很!!!!
作者: 老鼠爱上猫    时间: 29-11-2009 20:31
才看到。。。这个可得收藏了
作者: mk82    时间: 29-11-2009 20:33
还有个邪门的,  从来没有一个中国人会陪我去第二次, 尽管下来后都说今天得到了锻炼, 但死活不会去第二次了.
作者: extreme    时间: 29-11-2009 21:57
标题: 回复 #89 kiddyzheng 的帖子
有人问到水袋,那就说说这个吧:

6、水具

Bushwalking包括徒步,水是最必须的,你可以不带食品,但是一定要带水,而且是足够的水,因为你不知道路上有没有水源,就算有水源,能不能喝?如果不能喝的话,还要带净水设备或者净水药片。所以,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带充足的水。

那么怎么带水呢?

在户外运动中,基本上有两种,一是水瓶,二是水袋。

先说水瓶,水瓶一般以铝制的居多,也有高分子塑料的。

铝制水瓶出现的比较早,以瑞士SIGG的最好,款式也最多,针对不同的运动,有不同的瓶盖设计,徒步用的瓶盖是最简单的,螺纹口拧上就可以了。

用铝做成水瓶本身没有什么高科技,因此你可以看到,生产厂商很多,价格也参差不齐。SIGG的水瓶是卖的最贵的,秘诀就在于内部的涂层。它的涂层号称是抗腐蚀、高光洁度、高延展性的专利涂层,据说可以倒入硫酸,而毫无损伤,而且可以保存果汁、可乐,没有味道残留,另外因为铝制水瓶极易撞的坑坑洼洼的,而它的高延展性的涂层可以随着瓶壁的变形而同步变形,不会破损。

SIGG水瓶:
[attach]89567[/attach]

高分子塑料水瓶近几年出现的比较多,但究竟怎么样,还有待于时间考证,而且材料太多,变化太快,很难一一阐述。但就目前来看,还是铝制水瓶比较稳定、耐用。

有人会问,那矿泉水瓶怎么样?
可以,但不要重复使用,有新闻说是有人因为这个得了癌症的,而且矿泉水瓶设计就是一次性使用的,所以还是小心一点。另外,矿泉水瓶只能装冷水,不能装热水,实用性方面也打了折扣。

再来看看水袋。

水袋是高科技的产物,用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可以连接水管,随时饮用,这个在自行车运动中用的较多。户外运动用最普通的就可以了,不建议用水管,因为这会让你养成不好的喝水习惯,过度消耗饮用水,意味着你要背负更多的水。

水袋的品牌也很多,我用的是鸭嘴兽Platypus,系出名门-Cascade Designs,和户外界鼎鼎大名的MSR是同门师兄弟,据说是最好的水袋,官方说法是装满水,拧紧瓶盖以后放在地上,可以让一辆卡车压过,而不会爆裂或者漏水,相当的厉害。

[attach]89580[/attach]

我一般带水袋是为了备用,因为水袋不装水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几乎不占地方,也很轻。平时喝水,还是用水瓶。

提一下皮制水囊,这个东西用来摆酷还可以,实用性就差远了。以前有过一个说法是户外四大俗,其中一个就是皮制水囊。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30-11-2009 00:57 编辑 ]
作者: y2kgo    时间: 29-11-2009 23:19
户外四大俗?
剩下的是啥?
作者: extreme    时间: 30-11-2009 00:02
标题: 回复 #95 y2kgo 的帖子
忘了,好像还有一个是瑞士军刀
作者: young-sailor    时间: 30-11-2009 00:11
原帖由 extreme 于 30-11-2009 01:02 发表
忘了,好像还有一个是瑞士军刀


瑞士军刀这个嘛,就不好说了。

我以前听过一个老驴说的, 瑞士军刀有其特殊的用途,比如拆卸一些小东西,比如野营的gas炉子,头灯等。不能说是完全无用的。
作者: extreme    时间: 30-11-2009 00:16
标题: 回复 #97 young-sailor 的帖子
瑞士军刀最有用的其实就是最简单的那款,大刀加开瓶器。还有那些花里胡哨的都用不上的,还有人带那种超厚无比,貌似功能无比强大的,重的要命,其实没什么用的。

GAS炉子是不需要也没法拆的,他说的可能是油炉,容易堵,经常需要清理,但那也有专用工具的。

头灯?需要拆吗?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30-11-2009 01:20 编辑 ]
作者: young-sailor    时间: 30-11-2009 08:17
原帖由 extreme 于 30-11-2009 01:16 发表
瑞士军刀最有用的其实就是最简单的那款,大刀加开瓶器。还有那些花里胡哨的都用不上的,还有人带那种超厚无比,貌似功能无比强大的,重的要命,其实没什么用的。

GAS炉子是不需要也没法拆的,他说的可能是油炉,容 ...


超大那种的确比较搞,貌似连指甲刀都有......

其实瑞士军刀的确也就那几种功能有用,大刀,开瓶器,开塞器,小锯子。 至于十字一字螺丝刀。要是油炉的专用工具忘了带,倒是可以应应急。

头灯不需要拆....啊!可能我听错了, 换成某个要拆的灯吧。
作者: young-sailor    时间: 30-11-2009 08:22
原帖由 extreme 于 30-11-2009 01:02 发表
忘了,好像还有一个是瑞士军刀


可能是那个尼泊尔的库克里大刀。 以前我见过一个帖子, 某个人兴致勃勃的拿出一把号称花了多少精力才弄到的正宗库克里弯刀, 自告奋勇开路劈灌木。 不料那路线上的都是撑死到大腿高的茅草。 弯腰砍累死,还不如直接强行走过去......

其实这玩艺也要看地形和地貌。 其实要是国内的地形地貌和尼泊尔差不多,估计我们的先人就会弄出中国弯刀了。

何况这弯刀现在很大程度只是尼泊尔雇佣兵的一个标志性物品,更多的像仪仗兵的闪亮亮的刺刀。 实用的价值已经不高了。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hioz.im/i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