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小议古诗词对官本位文化揭示与批判的社会现实意义 [打印本页]

作者: dcxg    时间: 20-10-2015 08:05
标题: 小议古诗词对官本位文化揭示与批判的社会现实意义
我国古代的社会秩序是基于法、礼的秩序,是以对人分等级、分类为基础的秩序。这种秩序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变化以至强盛的一个重要因素。把系统层次化并主导层次秩序的演化符合系统飞跃的客观实际,系统分类并递进的思想代表着社会的进步,积极向上发展,向高层发展,每个人都有进步倾向,是无可厚非的。这种传统秩序文化在国人现代生活中有着深刻的表现,但演变为“官本位的文化”的思想就不足取了。如果社会价值观是以“官”来定位,官大的社会价值高,官小的身价自然小,则无法解释“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与官不相干的职业也比照“官”来定位各自的价值。如工程师相当于正科级;教授则相当于正县级……,久而久之,必演变为一种恶性的竞争,成为加大社会差异化的沉重包袱。
  
  在传统文化中,国人的这种层次思想习惯于对人进行评论、分级、褒贬,明显局限在一种封闭的系统中。我国现在尚存留这种官本位文化的遗迹,其容量虽然有限,但其扩充能力却不可小视,甚而会阻碍社会改革进步也有可能。因为在这种文化条件下,有德有才的天才和无才无德的人,一旦到位,都会有基本的社会基础,同时具有了别人难以替代的资本,社会也能形成与等级相关的一种对权威的敬畏习俗,和唯权是听的秩序与潜规则。所不同的是有德有才的公务员能自觉矫正与抵制其中风尚与恶俗,无才无德的人则会滥用职权,肆意侵吞国家与任命的财产。这批庸官正如【现代诗】平庸之夫所揭示的,应该受到社会的谴责与绳之以法。
  
  【现代诗】平庸之夫
  
  大腹便便,风度翩翩,似是君子的模样。
  
  出口条例、法规、经典、满口经纶,
  
  总要凌驾在青云之上,
  
  积案堆尘,却不知风险、预案与措施得当,
  
  大事无方向,小事迷茫。
  
  平庸而闭塞,无政绩而自赏,
  
  不知大局的艰辛、
  
  斤斤计较在点点滴滴上。
  
  做不了大事,见小利而张狂。
  
  色厉而胆薄、好谋而无章,
  
  只能在酒宴中,得到刺激与欢畅,
  
  把碌碌无为的辛劳,无愧地加倍补偿!
  
  国家的使命、百姓的诉求,
  
  开放、创新的忠诚职责早已淡忘。
  
  可能知道酒宴创造了一个巧妙的联想,
  
  能把无知、无为消藏,
  
  不知道这样地贪吃、不面对现实,
  
  不学习、不思考、因循守旧,
  
  确和把头放在沙堆里的鸵鸟一样
  
  看不到千夫所指,社会的斥责
  
  确是一付平庸、懦夫的形象!
  
  对这批“平庸之夫”的谴责,是社会民主、法治与凝聚力的充分体现。因而,对于上级、领导,甚至权威专家,应该尊敬并遵守相关的规则,但在惧怕、敬畏,并对基于等级秩序与官本位文化盲目崇敬的情况下,受其熏陶,就会产生惯性,人就会被磨平棱角,从而溃散社会的创新与凝聚力,社会也会被腐蚀,甚而倒退。
  
  从古以来,我国诗词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对这种官文化进行了的揭露与批判。显示了对一种社会进程的前瞻性忧虑与呐喊。例如:
  
  诗经全诗《相鼠》三章,就俱以老鼠起兴,通过“鼠”之“有”与“人”之“无”的对照反衬,痛斥统治者以及市井伪善们连老鼠都不如,无情撕下了这些社会丑角的道德伪装,充分暴露出了他们衣冠禽兽的本来嘴脸。“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是对官文化的有利揭示与批判,同样,清代聊斋《梦狼》所叙述的艺术形象也是对官文化的声讨。唐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也是对这种官文化的谴责。而“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特是一种针对官文化沉闷空气的呼喊,其艺术的高度概括与尖锐性应值得现诗词界赞叹!
  
  细分析,现文化“娱乐文化”的特征,也表现在这种官文化的等级秩序中,使“娱乐文化”过于功利化,表现在低俗化、庸俗化的倾向。电视传媒,倾国家极为稀缺的传媒资源以传播所谓的名人和艺人的表演和生活,又怎能不误导观众与听众?庸俗的人们看到的不是艺术作品本身的内涵和质量,多半看到的是艺术作品系领导所为,还是所谓的名人所为。可以说官文化使电视文化在娱乐浪潮中走向世俗,也走向庸俗。
  
  一个人要在以“官级”为中心的体制下存活,要获得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就只能“唯官”、“唯上”、“唯专家”、“唯权威人士”、“唯唯诺诺”。所以说,官文化使这么多的“唯”成为必然,其社会机理是存在的,也说明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要与艰难。对官文化的批判,是我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首要任务之一,因而也应是诗词界所要反映的重要时代课题,诗词对官文化的揭示与批判具有重要的社会进步意义。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hioz.i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