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13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书会友] 《哲学的故事》(IV) – 康德时代的背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4-12-2020 23:1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2020-12-03

为了更好地理解康德的贡献,在我们一头扎入那云里雾里的形而上学之前,还是先了解一下康德那个时代的背景。

理性主义和唯物论
终结黑暗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两大旗帜之一就是理性主义。在启蒙运动的推动下,理性主义在十八世纪达到一个高峰。其前期代表人物有百科全书派的伏尔泰,还有崇尚理性的弗朗西斯.培根。他试图将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后面还有数学家笛卡尔和莱布尼兹,在这种运动的推动下,整个欧洲都弥漫着推崇理性的浪潮。而斯宾诺莎更是利用几何学的方法构建包括伦理学在内的整套哲学体系。

面对推崇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理性主义,唯物论成为哲学中的主流,甚至教会牧师都变成了唯物主义者。在这种情况下,教会和神学家感受各种危机。如何能建立一套基于理性主义的神学系统成为神学家的重任。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证明,虽然上帝的存在还有信仰的真实性没有办法观察到,也无法从实验室中证实,但它们存在于先验(就是可以脱离人的后天经验)的理性之中。

消灭一切的怀疑论
洛克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本来试图用理性挽救基督教。然而他的哲学研究却走向反面。他认为人的思想意识来源于对外在世界的感受。然而只有物质性的东西才可以作用到人的感觉器官上。因而人的理性只能认识一个纯物质的世界。也就是这个世界是个纯粹的物质世界,而全能的上帝怎么可能以一个物质的形式存在于这个物质宇宙中呢?

面对这个难题,主教贝克莱提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他认为人的思想活动并不是直接作用在外在物质上,而是作用在感受器官的感觉之上。所以我们认为客观存在的外在的物质世界不过是大脑对各种感觉信息分析处理的结果。也就是人类所能认识并理解的不过是各种内在的感受,在这种前提下,可以认为外部的物质世界并不存在,所有存在的只是心灵的活动。贝克莱用一种巧妙的类似戏法的方式试图击垮唯物论,而重建唯心系统。然而他的这一方法却被休谟钻了空子。

休谟指出,不止对外界物质的认识来自于人的感受,而对思维活动的认知同样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如果我们可以否认外界物质的客观存在,我们同样可以否认思维活动的客观存在。就这样,贝克莱发明的那把杀死唯物论的宝剑,也同样杀死了思维活动。在这种争吵之下,有聪明人总结说,这个世界不存在物质,也不存在思想,大家都不要再争论了。

然而休谟并不满足于此。他的理性思辨不仅消灭物质,同时消灭思想,而他的怀疑论要进一步消灭科学。

怀疑论承认人类可以观测到现象,但对所有企图解释这些现象的理论都保持怀疑态度,也就是否认因果性。一个人可以观察到现象A后面跟着现象B。比如太阳升起来,环境温度就上升。但人们无法观察到现象A导致现象B。所以不能证明环境温度上升是由太阳升起造成的,怀疑论者可以辩解说这一切或许只是巧合。我们知道科学是建立在观察,假设,实验基础之上发展的因果理论。否认了因果律,也就完全否认了科学,而且无论多少次实验都无法消除怀疑论者的怀疑。

浪漫主义的卢梭
虽然十八世纪是理性主义最盛行的时代,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推崇理性主义。这些逆流而上的勇士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卢梭。

卢梭并不认为理性能让人变得更好,他认为理性只是让人变得更聪明,但通常这份聪明都是用在干坏事上。他认为理性给人类带来的多是道德败坏和各种灾难。他认为人的心灵,情感比理性更为重要。理性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给人以帮助,但面临人生最为重大事件时,人依靠的是信仰,感情和心灵。

卢梭柔弱的身体和多愁善感的性情感染了一代人。于是社会上出现许多多愁善感的女子和一些略带病态的男子追随卢梭。他们高举文艺复兴时启蒙运动的第二面旗帜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强调人的情感,推崇美学和艺术,反对强加于人身上带有功利色彩的理性主义,以人为本。浪漫主义在音乐,绘画,文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其音乐方面的代表人物有贝多芬,肖邦,在文学方面有歌德,拜伦,济慈等等。

康德的使命
康德很欣赏休谟,然而当他读到休谟的结论时不禁目瞪口呆。物质不存在,思想不存在,上帝不存在,科学也不存在,如果这样还有什么是存在的,理性的推演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到底哪里出错了呢?

康德是科尼斯堡的一个哲学教授。科尼斯堡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座不大的城市毁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最繁荣的时候也只有三十万人口。然而这座城市却孕育出一大批人类精英,包括数学家欧拉,哥德巴赫,希尔伯特,物理学家基尔霍夫,作家霍夫曼和哲学家康德。

康德是个作息如同钟表一般精确的人。每天何时起床,何时喝咖啡,何时散步都完全精确。这位哲学教授每天都会在菩提树大道(后改名为哲学家大道)上散步。当人们在这里看到他时,就知道是下午三点半,而且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检查一下自己的表,看看是否行走准确。康德这种追求完美精确的个性让他终生未娶,因为他无法接受任何不确定性。然而即使这样一个严格作息的人,当他读到卢梭的《爱弥儿》时,却被完全吸引住了。为了更快地读完此书,这位一贯作息精确的哲学家居然连续两天放弃了下午的散步。。。

当他读到卢梭对情感高于理性的论述时,心灵被深深打动。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完成一项伟大的使命,就是要把上帝和宗教从理性主义中解救出来,把科学从怀疑论中解救出来。为了这项使命,他刻苦了七八年,终于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

补充
休谟关于思想也是人的一种感受和佛教理论有相通之处。佛教认为人有六种感觉器官,也称为六根,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大脑)。这六种感受器官可以分别感受六种不同刺激,也称为六尘,分别是:色、声、香、味、触、法。当对应的根尘相遇时,就生产相应的感受或意识,也称为识,比如眼睛(眼)看到光线(色),就生成视觉感受(眼识)。对应于六种感觉器官的六种感觉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六尘中的前五尘,都是我们知道的物质现象,而最后这一尘“法”则指思想活动。也就是说人的大脑(意根)可以对思想活动(法尘)产生感觉(意识)。

不过佛教的唯心理论要比休谟的理论更加复杂。它除了上面讨论的这六种感觉或意识之外,还引入了第七识也叫末那识,和第八识也叫阿赖耶识。这些理论相当复杂,属于佛教中的唯识学。当年唐朝的玄奘法师西去取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讲述唯识学的《瑜伽师地论》。我也曾试图研习一下唯识学,但感觉太难,太复杂,所得只是皮毛。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0 收起 理由
春浅 + 100 谢谢分享!
annahw + 50 太谦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7-12-2020 14:34:28 | 只看该作者
康德的思想还是非常不容易完全理解,背景部分是比较简单的,我已经听了不下十遍,还没有真正自信。而正文部分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理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加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7-12-2020 21:56:49 | 只看该作者
康德作为一个理性主义者rationalist,将笛卡尔冷静的理性主义和休谟雄辩的怀疑主义skeptism的鸿沟填平,抚平了斯宾诺莎的创伤-----斯宾诺莎以追求知识为一生的目标,宁愿靠磨镜片度日,也不出任大学教授。他要用欧几里得的几何方法来证明,我们人类的知识体系中,哪些是确定无疑的,哪些是虚无缥缈的。

康德在这样的理性主义和怀疑主义两大争论中,确定了知识的边界,也就是孔夫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确是功莫大焉。

到底知识的边界在哪里,还要看温兄慢慢写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行者之心 + 50 总结透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4-11-2024 15:47 , Processed in 0.03345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