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差点当真:网络流传的食品谣言盘点 [打印本页]

作者: 周星星1832    时间: 2-6-2015 10:12
标题: 差点当真:网络流传的食品谣言盘点
[attach]366121[/attach]
转基因食品有害
谣言1:转基因是食品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2014最大的特色就是反转的继续传播虚假信息,一些挺转的不断扭曲或者选择事实号称“捍卫科学”。双方都有理由指责对方“造谣”“被利益绑架”。
专家解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指出,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已批准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任何不良的影响。转基因只是改变了作物的基因,这些被改变的基因吃进人体内,也跟其他基因一起被消化掉,并不会改变人的基因。转基因食品在进入市场前要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价,应该说我们能够买到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水果和牛奶不能同吃
谣言2:有关喝牛奶的各种禁忌在民间广泛流传。在今年某档电视节目中,专家通过“把橙汁倒进牛奶,产生絮状沉淀”的实验告诉大家,喝牛奶前后1小时内不能吃酸味水果。
专家解读:中国农业大学功能乳品重点实验室博士胡长利表示,遇酸沉淀是牛奶中“酪蛋白”的基本性质。即便不和果汁一起喝,牛奶在胃里也会发生沉淀。因为胃内有大量胃酸,其成分主要是盐酸,酸度比水果中的果酸要酸得多。牛奶进入胃肠道后,也会先接触胃酸而发生絮凝,然后才是进一步的消化吸收。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水果和牛奶还是好搭档,两者营养堪称绝配。
微波炉加热致癌
谣言3:微波炉致癌说由来已久。一则名为《快别用微波炉了,会致癌!》的帖子在微信上疯狂转载,文中称微波炉加热的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再次引发人们担忧。
专家解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微波只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分子,食物本身并未发生化学变化,不会产生致癌物。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综合检验部主任鲁建国也表示,质量合格的微波炉都经过了严格的检测和反复实验,其微波泄漏量和所产生的辐射都是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正常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更不会通过其加热的食品带来危害。
蘑菇富含重金属
谣言4:有传言中蘑菇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非常强,所以不能多吃,还有的人给出了“每个月不要超过200克”的建议。
专家解读:山东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蔺新英教授表示,和某些食物相比,蘑菇富集重金属的能力确实高。但蘑菇是否重金属超标主要与其生长环境有关。现在市场上出售的蘑菇大部分是在含棉籽壳、麸皮等一些农林副产品所配制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因此,他们接触重金属的机会就特别小,更谈不上重金属超标了。另外,蘑菇内含有多糖,这种成分可以抑制重金属的解离,使之在体内无法成为离子,因此很难被肠道吸收。所以即使人吃了蘑菇,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小。
不锈钢杯泡茶有毒
谣言5:有媒体拍摄视频称,用不锈钢杯子泡茶72小时之后,杯子出现了“腐蚀”。因为不锈钢中含有毒重金属铬,会释放到茶水中。
专家解读:云无心说,要腐蚀不锈钢并不容易。不锈钢在强腐蚀条件下泡足够长的时间,才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腐蚀结果。而茶水接近中性,离子强度也很低,几乎不具有腐蚀性,更不可能在几十个小时内导致可见的腐蚀。最大的可能是茶垢沉积在杯子上,被当成了“腐蚀”。另外,不锈钢在某些情况下才会被腐蚀,并有部分铬溶出,但含量极少,日常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不锈钢食具不必担心。
水果酵素能排毒减肥
谣言6:水果酵素在微信朋友圈火速传播。美容、瘦身、排毒等功效看似神乎其神。“酵素”这个词汇来自日本,“酶”才是这类物质的本名,这是一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奇妙的蛋白质,生物体内发生的一切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之下实现的。
专家解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营养师纪春艳介绍,酶不像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了就会有效,口服的方式难以补充酶。
更重要的是,自制酵素存在食品安全风险。虽然水果发酵会产生有益物质,但在家制作不同于工业化生产,无法对工艺、流程加以控制,既不能对细菌种类进行选择,也没有严格的灭菌措施,因此微生物参与化学变化的复杂过程中,有害杂菌和有毒产物随时可能跟着一起滋长。其实,自制酵素有另一个用途:去污。比起水果酵素要选用各种新鲜水果,这种用于清洁的环保酵素则“变废为宝”,只要用餐厨垃圾做原料即可,菜叶、果皮等厨余加糖加水发酵即可制成。由于不含化学制剂,用起来非常安全。
肉丸没肉
谣言7:每年入冬火锅开始盛行,“肉丸含肉很少,含有大量淀粉和十几种添加剂”等内容便会广泛流传,部分还会引用“专家指出”这样的肉丸是“垃圾食品,大量食用有害健康”……的言论。
专家解读:其实,这样的肉丸叫作“仿生食品”,通常指用植物原料来模拟肉类的口感与风味。它的营养组成与肉不同,如果用通常“垃圾食品”的标准——高热量、高脂肪去衡量,它不仅不算“垃圾食品”,甚至比“真正的肉丸”还要健康一些。其次,含肉很少的肉丸并不违法。目前国家并没有对肉丸该含有多少肉作出强制规定,可以参考的一个是《速冻调制食品》标准,规定“主料肉占比不低于10%”——也就是说,只要肉含量超过10%就可以。另外一个是《肉丸》 行业标准,肉含量不低于45%。但行业标准不具有强制性,生产者可以不遵守——只要不宣称按照该标准生产,就不算违法。
多部委表示:将重拳治理网络谣言
近日,“净化网络环境——打击食品谣言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主办方为新华网,中央网信办、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相关领导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研讨会官方背景浓厚。与会代表达成共识:“网络谣言已经到了不得不重拳治理的时刻”。
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副局长范小伟指出:“网络谣言是网络的一大公害。特别是要揪出一批屡次制造、散布重大食品谣言的违法犯罪分子,依法依规予以严惩,形成震慑效应。”随后发言的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宣传司副司长申敬旺强调,有关食品安全宣传报道应当真实、公正,对媒体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要依法处罚。
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司副司长申敬旺表示:“由于消费者和科学真相之间的 ‘信息真空’造成的误读、误解、误信,公众更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客观上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忧虑,削弱了消费者的信心,影响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申敬旺认为,净化网络安全,打击食品谣言,不仅对于发挥媒体监督作用、推动食品产业发展、树立公众信心、提升政府公信力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更有益于推动形成社会各方良性互动、理性制衡、有序参与、有力监督的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与会企业代表双汇、肯德基、可口可乐、安利等食品行业大企业一致诉苦,“饮料含有肉毒杆菌可致白血病”、“肯德基的鸡有六个翅膀”、“可口可乐含有禁药”……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谣言成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最终危害的是每一个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当然,除了外部打击之外,从事一线生产经营的食品企业首要是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秘书长刘昊宇认为,谣言的泛滥,有一部分与企业自身也有关系。部分企业热衷于宣传产品绝对不含添加剂、防腐剂,就会误导消费者形成“添加剂、防腐剂就等于有害健康”的观念,这也是企业应该认真反思的问题。

作者: 周星星1832    时间: 2-6-2015 10:13
我最转基因的表示怀疑
作者: catfelix    时间: 2-6-2015 10:27

作者: 他乡作故乡    时间: 2-6-2015 12:07
“网络流传”本来就不可尽信


作者: cuppycake    时间: 2-6-2015 12:40
转基因的食品 没听过
如果基因能转 下一代跟上一代的亲属认不到了
就因为吃了某食品?!!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hioz.i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